两成家长心理健康有待提高
学生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优秀孩子背后多有优秀的家长,同样,“问题学生”背后也多是“问题家长”。
2008年12月8日,记者从郑州26中了解到,学校对460名家长进行有关家长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发现近两成家长教育心理不健康。
家长 情绪失控影响亲子关系
“现在的家长,工作压力大,常常会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到家里,甚至转移给孩子,影响亲子关系,甚至对孩子造成伤害。”郑州26中老师王世廷说。
据他介绍,二年级有位男生小可(化名)入班时基础不错,但和同学相处不好,喜欢用拳头说话。有一次,他和其他班同学发生冲突,就一阵拳脚把对方打了。学校把家长叫来了解情况时,小可的爸爸刘先生见到儿子二话没说,在办公室当着老师的面踢了孩子一脚,小可扭头就跑。
渐渐地,他发现拳头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开始用武力解决问题。
建议 家长要控制自己情绪
郑州市教育学会德育分会常务副秘书长郑长泰说,望子成龙心切让很多家长不冷静,家长时常因孩子的一点波动就紧张、焦虑甚至大怒。这种情绪传递到孩子身上,会出现两种反映,一种是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压力,对学习和成绩过度关注,情绪常处紧张焦虑中;另一种孩子对这种情绪司空见惯,用冷漠和无所谓来应对。
郑长泰建议缺乏情绪自我控制能力的家长,一要自律,自己发怒时,要有意识地“压一压”,或找人来监督自己,发怒或情绪失控时给自己提醒。
家长 喜欢拿别的孩子作比较
调查显示,部分家长“自我感”缺失。这种家长的表现就是自己得过且过,患得患失,却不断催逼孩子。“孩子,我们全靠你了,你可要争气!”“你是我们全家唯一的希望。”
另一种表现是对孩子没有信心,总是把眼睛盯在别人的孩子身上,经常是把周围认识的亲戚朋友的小孩的所有优点集合成一个理想的整体,把这样在实际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完美小孩”树立为孩子的学习目标,孩子压力过大容易出现厌学、抵制等逆反心理。
建议 不要盲目攀比
家长“自我感”缺失,不信任孩子,也会传染孩子缺乏自我感,自尊心受损,自信心下降,时间长了,会逐渐失去上进的勇气。
郑长泰分析,这种建立在主观臆想上的没有标准的比较,对孩子价值观的确立是一种干扰,对孩子的自我评价系统也是一种破坏,不利于孩子身心成长,有可能会导致孩子丧失信心的恶果,也容易造成孩子对家长的心理抵触。他建议家长,根据自己和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要盲目攀比或贬低孩子。孩子的参照物是自己,哪怕有一点进步家长也应该给予肯定。
- 
                            
                                青少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压力其实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学的时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写作业,有时候老师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我们的高三学子也即将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门槛,跨过这道门槛,就可以迎来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说,
- 
                            
                                亲子关系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花多少钱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何不同?孩子即将进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三年,因为他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厌学心理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喜爱学习,而且学习的很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孩子出现了厌学的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