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方法提高孩子专注力
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老是跑啊跳啊,安静不下来。相关研究发现,这是普遍现象,当今婴幼儿快乐活泼有余,安静专注不足。
有些老人家不仅没有意识到问题,反而语气里流露出得意,“孩子不都是皮的吗?调皮的才聪明呢。”事实上,孩子太焦躁,显然是需要改善的。日后成功者,必定是有动有静,连坐都坐不下来,谈何学习呢?
如何让这些好动的孩子坐下来?这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引导起来却颇有诀窍。看看你是否也在不经意间走进了教育误区?
孩子坐不住,是否是这些地方出了错?
孩子的生活环境是否太杂乱?
“首先家庭要排除环境干扰,营造一个温馨宁静的气氛很重要。”专家许威威指出,日常生活中,家里要少一点七嘴八舌、不要把孩子像玩具一样抱来丢去。更不要在孩子在场时,当众谈论他的不足、取笑他。
她建议家长,每天至少要有15-30分钟,家里每个人都安静忙自己的事。如:妈妈和宝宝一起读书、识图,爸爸看报,爷爷下棋等等。孩子长期在这样环境的熏陶下,注意力自然就会提高。
另外,家长可以在固定的地点放置孩子的书桌、小椅子、文具、书柜、光荣榜等,营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要求孩子做静的活动时都在自己的位置上认真进行,长期坚持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养成良好习惯。
“不要乱跑!”你经常这样吼孩子吗?
家长首先要充分理解孩子,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不过分的范围内不必太严厉要求孩子。有些家长动不动就对孩子喊:“不要乱跑!”、“不要乱动!”等一连串的“不要”,殊不知这种是最没有用的教育方式,而且还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陈明兴教授建议家长,不妨先忽略孩子的不足,代之以赏识为主的家庭教育,对非多动行为进行强化,当优秀的一面不断增长,之前的不好表现也就自然消失了。
许威威补充说,当孩子专注于学习时,大人不宜随便打搅。同时,家长在倾听孩子讲述事情,以及和孩子共同活动时,也要以身示范,聚精会神地听讲,避免敷衍和漫不经心。
他们充沛的精力是否得不到发挥?
许威威指出,许多孩子不听话,吵吵闹闹,其实是因为他们的精力没地方发挥。因此,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动静有序的生活习惯,注重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要把孩子的精力和智能引导到有趣、有益的活动中,这样就不会因为无聊而撒娇、吵闹了。
她指出,婴幼儿时期的宝宝以无意注意为主,任何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他。所以家长要注意控制和变换宝宝的无意识注意力和有意识注意力(指有目的活动),使大脑的活动张弛有度,既能做好某些事,又不至于过度疲劳。
“家长要变化孩子学习和玩的内容,动静结合。做游戏不要总是玩一种,那样孩子就体会不到游戏的乐趣,就更谈不上在学习了。”
引导孩子坐下来,试试这些办法吧
NO.1让孩子做感兴趣的事
孩子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注意力是比较集中的。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就多引导他们玩和学习。
可抓住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先重点培养,再带动孩子学习其他知识的专注能力。
- 
                            
                                青少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压力其实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学的时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写作业,有时候老师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我们的高三学子也即将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门槛,跨过这道门槛,就可以迎来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说,
- 
                            
                                亲子关系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花多少钱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何不同?孩子即将进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三年,因为他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厌学心理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喜爱学习,而且学习的很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孩子出现了厌学的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