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把焦虑化成一种动力
随着一年一度的高考临近,出现紧张、焦虑、情绪波动、失眠的考生日渐增多。学生小张告诉医生,最近一考试头脑就一片空白,感觉再努力也没有好的结果。此外,还经常出现胸闷、心慌、脸红、多汗等症状,注意力不能集中,而且头晕、周身酸痛,食欲明显减退,一遇到考试就想回避。通过结合心理测试,我们认为小张正处于焦虑状态。
焦虑也是防御机制
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其重要性的关注,成为焦虑的诱因;综合原有的敏感、要求完美的个性特征则导致了严重的焦虑状态。其实,焦虑本身是一种防御机制,在面对应激性事件的时候,这种机制也能帮助我们形成克服困难的动力。轻度的焦虑有积极作用,可以使人注意力集中,振作精神应对所面临的困难。
但是过度、不可控制的焦虑会使动力变成压力,甚至考生的心理焦虑转化成了躯体的症状,考试前会发烧、头痛、胃痛、拉肚子,到医院检查却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所以,科学管理焦虑,在应对高考时变得特别重要。
对于小张这种严重焦虑的状况,一方面需服用抗焦虑药物;另一方面要进行认知行为治疗,让他重视复习努力的过程,淡化考试结果,避免设定过高的目标,适当转移注意力。
家长要少说多做
高考在即,孩子有压力,家长也不容易。“我们不给你压力”这类的语言,成为许多家长的常用语。但鼓励的话说多了,就成了关注,关注多了自然是压力。所以家长既不能对孩子不闻不问,也不要显得过分关注,要在孩子面前保持“克制”。家长既不要和孩子起冲突,也不要焦躁不安。如果想给孩子解压,少说多做是好办法,如带孩子出去散步、运动,能很好地释放情绪、转移注意力。
如果考生出现严重焦虑甚至过激行为,应及时到心理科就诊。药物治疗应遵守医嘱,科学合理用药有助于快速调整考生情绪。同时要结合心理干预,帮助考生以平和、沉着、自信的心态顺利参加考试,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相关文章
                    - 
                            
                                青少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压力其实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学的时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写作业,有时候老师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我们的高三学子也即将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门槛,跨过这道门槛,就可以迎来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说,
- 
                            
                                亲子关系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花多少钱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何不同?孩子即将进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三年,因为他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厌学心理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喜爱学习,而且学习的很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孩子出现了厌学的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