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混”学习情绪的心理疏导
儿童、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没有学习愿望,对学校的学习生活丧失兴趣和努力方向,有得过且过的想法。就是混学习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种种心理压力及消极的情绪体验,如疲倦、恐惧、焦虑、嫉妒、忧郁和无力感等,它们对学生的学习以及人格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其自身的学习状况及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的压力。
使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产生适应不良,成绩逐渐下降,引发某些心理问题性格:内向敏感性,感情深藏不露,情感体验深刻;缺乏毅力,独立性较差,不合群,容易满足,缺乏目标和追求。
‘混’学习的学生因在过去的学习中有连续失败的经历,挫折感较强,所以对学习有畏难情绪;步步升学级中这种失败的经历得以延续,在情绪上逐渐对学习由畏惧变成厌恶,由于混学习中在消极状态下学习,经验匮乏,训练不足,没有成就感,最终导致学习毅力、耐心和成就动机的缺乏,逐渐产生一种不适应的无力感,厌恶或称为学习无助感,即学生处于抑郁状态,由于学习成绩下降,感到学习无动力,认为自己的努力不会得到回报,进而动机低下,产生”混”学习情绪。
疏导方法;一,双方建立互相信赖的关系,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提问以开放式问题为主,使学生尽可能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心理辅导老师认真倾听并做出适当的反应,体现出理解和尊重,以尽可能消除由彼此间的陌生感及学生情感方面的阻抗,达到心理上的共情;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交谈,帮助学生明晰自己的性格倾向,及其与当前学习状况之间的联系;同时,调动其情感因素,引导他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从而悦纳自我;对学业的失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二,双方共同讨论、设定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根据当前的自身状况调整期望值,设定分目标(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在最低目标中设定几个小步骤,如数学及格,语文及格等;对成绩的提高给予及时表扬,使其成就感维持下去,不断强化建立起来的信心。
三,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找出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辅导学生不断强化自己的学习动机,指导记忆方法,笔记方法和课堂、课外提问的技巧),逐步培养起对学习的自我管理和调节能力;同时配合人际交往方面的辅导,鼓励他消除一切不必要的顾虑,走出内向孤独的阴影,积极与人交往,塑造开放合群的个性,进而从健康的人际交往中体验到乐趣,为自己营造良好的情绪氛围,以稳定的、积极的心境促进学习兴趣的恢复。
-
青少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压力其实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学的时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写作业,有时候老师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我们的高三学子也即将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门槛,跨过这道门槛,就可以迎来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说,
-
亲子关系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花多少钱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何不同?孩子即将进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三年,因为他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厌学心理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喜爱学习,而且学习的很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孩子出现了厌学的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