凳子就文理分科答学生问
笔者按:近日学校对高一学生进行文理分科初步调查统计,很多学生因不知道该选文科还是理科陷入矛盾犹豫中,因此带来了焦虑体验,直接影响到学习的状态!故而就学生问的比较普遍的问题做以回答,愿能帮同学们减轻焦虑,尽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一、文理科没有明显差别,也不知道对哪科感兴趣的同学的困惑!
A学生:老师我不知道该报文科还是理科,好长时间了,很是烦恼,老师今天就要统计名单了,我该怎么办?
凳子:你不必焦虑,请告诉我你对文理哪科更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学的更好)
A学生:我不知道,其实都不太感兴趣。
凳子:哦,那就看看文理哪科成绩更好些,更稳定些,有利于培养兴趣和自信。也更有利于两年后的高考!
A学生:文理科没有明显差别,差不多,都可以吧?!(有些不够自信)
凳子:那就没有矛盾了啊,在同样的情况下,我可以算一下哪科更有利于考大学好吗?
A学生:好。怎么算,老师?
凳子:你现在的校名次因分科会提前,知道吗?
A学生:哦!
凳子:知道能提前多少名次吗?根据我掌握的数据,现在前一百名报理科的同学在百分之八十还多。你报文科还是理科自己可以根据你的情况算出大概分科后的名次是吗?
A学生:呵呵,是可以,我能算出。我的报文科大概在30名以前。报理科可能在60名以后。那有什么区别吗,老师?
凳子:当然,你感觉哪个名次会给自己更多的信心,会让自己更有力量学好它?
A学生:当然是名次靠前的了。哦,我明白了!老师再见我去报了!
凳子:好,再见!
二、文科好,但是对理科感兴趣的同学(或者是理科好,但是对文科感兴趣的同学)的困惑
B:老师,我该怎么办?
凳子:怎么了,是分科的事吗?
B:是啊,现在还能有什么事啊,我文科成绩明显比理科好,但是我很喜欢物理,我想报理科,但是又担心学不好考不上学,我很矛盾,我该怎么办?
凳子:别急躁,先坐下,慢慢说。
B:好吧。(坐下)
凳子:真的是挺矛盾的,你这情况不多见啊!没有同盟吧!
B:有啊,不少呢,都困惑,即使暂时报了,也是随时可能改报的,不能安下心了,害怕会影响学习,老师您说我怎么办?
凳子:你的文科好,但是对物理很感兴趣是吗?
B:是的。
凳子:你对化学呢,还有生物?
B:(沉默)--------(摇头)
凳子:就是不感兴趣了,那你对史地政是很讨厌吗?
B:(沉默)--------(还是摇头)
凳子:就说明你对文科也感兴趣,就是程度上不如物理,却超出化学和生物对吗?
B:好像是的。
凳子:知道怎么报了吗?
B:是的,老师,谢谢!
三、部分学生担忧文科就业不如理科,故而忧虑!
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报了文科,但是怕以后找不到工作。
2、报了理科,但是想学文,因为文科学的好,但是又担心该了文科,以后工作难解决。
由于,各种统计数据的出现都是说文科不好就业,或者是就业岗位比理科少的多,考上也没有用等社会舆论的影响。让很多本来可以考上学的同学选错了路,遗憾终生啊。
这里存在一个认知偏差,就是认为理科比文科更好就业,就等于自己报了理科也好就业或者自己报了文科就不好就业。其实这里根本就是两个问题,
整体情况与个人情况必须分开来看,不可混为一谈。就是说理科好就业是指的整体的情况,但是理科生不是一样有很多无法就业吗,只是比例少了一下,但是绝对人数却比文科多很多,因为总数大。
这就告诉我们好不好就业是相对的,对于个人而言不够优秀理科文科都一样没有出路。反之呢,只要个人优秀,无论什么科,无论什么大学,无论什么专业都是一样成为用人单位争抢的对象。根本与文理分科没有关系。故而不必对此事忧虑。
到底该怎么选择文理科呢,我简要总结一下个人之见:
在文理科成绩均衡的情况下:
首先是兴趣,感兴趣会学的更好,易于体现自我的价值。
其次,文理成绩悬殊大的情况下,不必考虑,就直接选更有利于自己高考强项科。兴趣不会误下的,只要真的感兴趣!
第三,对于还没有发生的事不必过分的焦虑,现在关键是先努力考上大学,一步一步来,只要走好了每一步,相信以后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一切都会顺利!
眼下当务之急是努力调整心态,减少焦虑,努力进入学习状态。做好眼下的事。
-
青少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压力其实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学的时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写作业,有时候老师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我们的高三学子也即将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门槛,跨过这道门槛,就可以迎来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说,
-
亲子关系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花多少钱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何不同?孩子即将进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三年,因为他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厌学心理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喜爱学习,而且学习的很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孩子出现了厌学的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