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带着自信进考场
还有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了。冲刺时刻,如何把考生的心理和身体调整到一个最佳状态,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放松身心迎高考
老师:给予考生更多鼓励
采访中,许多老师表达了一个意思:帮助学生减压不能空谈放松,老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经历高考,就好比翻过一座高山。你只要专注爬山,其他的不用去管。如果想太多、消耗太多的力量,也许中途你就退却了。”带过很多届高三的南昌二中高三(12)班班主任李斌斌老师告诉记者,“目前,考生只要认真参加每一场考试,考得上考不上理想的大学都留在高考之后,在知分知线知位后,再去考虑其它问题。”
南昌二中副校长黄志远对记者说:“对孩子,这个时侯更多地应给予鼓励。高考时如果紧张,以前学的东西会突然空白。越到考前,别再向老师问这问那,因为如果你突然发现不懂得很多,又徒增压力。学生要相信自己,老师也要相信我们的学生。”
家长:别给孩子太多压力
家有考生,家长如何为考生减压呢?家长刘研林的经验是:“高考那两天,我往返于接送孩子的路上。考完我也没问成绩,就像没事人一样。回家给孩子做些清爽的菜肴,让他自己安排好时间午休和去考场的时间。其实这会儿如果你还交代这交代那,孩子会有点烦,心里会疑问:难道这些小事我都做不好?孩子看见我轻松,他也减轻了压力,结果他考得不错。”
高校学子:自我调节讲方法
如今已是中国传媒大学学生的田晔,用“自我调节讲方法”七个字来鼓励今年参加高考的学弟学妹们。
“还记得考前5天,我每天都做题,一直做到高考前一天。我做题不是盲目做,而是要讲究方法。我做题时间按照高考的安排来,这样的好处是大脑的活跃期完全和高考那两天保持一致。听音乐、新闻是我调节心理的办法,这两种办法会产生不一样的‘疗效’。例如,轻松的流行乐会让你在欢笑中放松心情,暂时忘却考试的烦恼;钢琴曲会让你的情绪变得舒缓;新闻对准备高考作文或者政治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田晔建议,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这段时间晚上可以出去打打篮球,然后洗一个热水澡,一定会觉得很放松。
心理专家:带着自信进考场
不少考生面对高考,心理非常紧张。江西省精神病院心理门诊科王主任说,考生应放平心态,带着自信迎考。
王主任说,自信乃高考的首要法宝。面对同一份考卷,大家实力相当,谁能最终赢得高考?考生要多一份自信,有了这份自信,难题也不再是难题。如果不自信,我们就会有挫败感,潜意识里就当起了 “逃兵”,即使面对的题目不难,也会半途而废。所以要想赢得高考,就要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
王主任说,许多陪考的家长在校门外对自己的孩子不断地嘱咐,警察也会在考场周围巡视,这种氛围往往会给考生造成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可进行简单的放松训练,如做几次深呼吸,然后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在考前几分钟应该自己安静独处,不要再和别人讨论知识上的问题。
膳食专家:切莫盲目“大补”
如何为高考的孩子增加营养,是每位家长关注的问题。 南昌大学二附院主治医师葛佩兰提醒家长,莫盲目给考生“大补”。
葛佩兰说,高考前,很多家长每天忙着给孩子炖鱼、煮肉加强营养。其实,吃得太好反而让孩子更容易打不起精神。不如多吃点菌类食物,如香菇、平菇、茶树菇等。此外,备考期的学生应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考生也可以多喝些绿茶,因为绿茶是凉性的,能清热解毒,是特别适宜春夏季喝的碱性饮料,对于学习劳累引起的困乏无力效果不错。
-
青少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压力其实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学的时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写作业,有时候老师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我们的高三学子也即将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门槛,跨过这道门槛,就可以迎来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说,
-
亲子关系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花多少钱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何不同?孩子即将进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三年,因为他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厌学心理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喜爱学习,而且学习的很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孩子出现了厌学的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