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门诊一半以上是考生
随着高考的临近,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开始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到医院或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的人络绎不绝。专家提醒考生,考前一定要保证睡眠,不要熬夜,而家长的情绪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极大,因此这段时间家长也要降低心理预期,给孩子更多的鼓励,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分。
安定医院焦虑障碍门诊韩海英博士介绍,进入5月,来焦虑门诊就诊的中考生和高考生占到了门诊量的一半以上,他们大多因为考前的焦虑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好,影响白天听课。有的考生在模拟考试时大脑一片空白,还有的考生总是担心自己做错题,所以反复检查,耽误了后面的时间。一些紧张焦虑的考生在考场上还会出现手抖、写不了字,甚至晕倒后被急救的情况。这时考生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饮食,可以通过散步、听音乐的方式来放松心情,如果在考场上紧张,可以给自己做心理暗示:把我会做的题都做完就可以了,不要求每道题都做对。经过这样的暗示,考生应该可以放松心情。如果还是紧张,也可以做几次深呼吸,这也能起到缓解情绪紧张的效果。
北师大心理学教授沃建中表示,有很多考生特别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总是想“我要是考砸了,爸妈会怎么说我?同学和老师该怎么看我?”在考试当中,监考老师从身边走动一下,他们就觉得老师是在盯着他看,心里十分紧张。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学会转移自己的关注点,如果做不到,可以通过分时学习的办法来强制自己改变心理模式。比如,限定自己40分钟内完成5至10个题目,这期间排除自己想喝水,想上厕所等因素的干扰,集中精力做完,经过五六天的训练,就会发现自己的注意力会转移到关注自身行动上来。
沃建中告诉记者,考生的考前焦虑很大程度上与家长的情绪密切相关,“不是孩子疯了,而是家长疯了。”一些家长对孩子高考的期望值过高,看到孩子的成绩上不去,就严厉地责备孩子,“这回的分数怎么这么低啊?”“你考不上怎么办?”这样的话语往往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造成他们紧张焦虑的情绪,反而帮了倒忙。沃建中建议家长,如今高考已经“箭在弦上”了,不管如何给孩子加压也无济于事,因此家长要转变观念,不管孩子的成绩如何都要全盘接纳。另外,家长还要鼓励孩子大胆去考,甚至可以编造一个善意的谎言,告诉他们“放心去考,考不上的话我们还有第二条路,第三条路。”如果孩子这段期间闹情绪,建议家长选择沉默,等他们平静下来再安慰他们。
-
青少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压力其实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学的时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写作业,有时候老师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我们的高三学子也即将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门槛,跨过这道门槛,就可以迎来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说,
-
亲子关系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花多少钱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何不同?孩子即将进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三年,因为他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厌学心理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喜爱学习,而且学习的很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孩子出现了厌学的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