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学习问题

考前5天的作息安排

考前5天的作息安排

 


1.张弛有度。就是考前这5天心情要适当放松,学习不要安排太满,让大脑有休息时间,尤其要保证睡眠,身心健康就能充满自信,自信是考试正常乃至超常发挥的必要条件。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而高三又没有时间做的事,如听听音乐,唱唱歌,或与家人聊聊天等但要注意有节制。

2.重点突出。有两层含义:一是对自己薄弱的学科或某学科中部分薄弱章节重点复习(当然要根据考纲要求);二是大纲规定的重点内容务必要熟练掌握,包括各种变式、引申、发散等情况都要一清二楚。主要是通过复习以前做过的题目来复习,重点内容必要时可以再作一遍。

3.曲不离口。就是考前这几天,每天还要适当做一些题目,尤其是数学,这是三门主课中最能拉开距离的学科。因为数学对思维和运算都有相当要求,几天不做考试时会生疏,思维反应迟钝,运算速度慢且差错多。对容易出错的地方要特别关注,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题目做做,效果会更好。

每天还要选择一道有思考容量的习题做做,这样在考试时遇到难题就不会心理发慌,手足无措,而能从容自如,沉着应战,使自己的水平得到充分发挥。当然,每天用的时间不一定很长,各人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而定。

4.先慢后快。就是考试开始后即分钟解题要慢一些、稳一些,多数同学认为前面题目简单,想抓紧时间做完,以便腾出时间做后面的难题,结果把题目看错了,非常可惜。一旦前面几个小题做好了,考试也逐渐进入状态,对稳定情绪,鼓舞士气有很大作用。有些同学就是由于前面个别小题做得不顺,影响整个考试情绪。而一旦前面发挥得好,会感到一路顺手,所向披靡。

5.恰当定位。各类同学都有自己的定位,过高对心理素质好的同学可以搏一搏,对心理素质差一些的同学,则可能就是负担。比如靠一般重点大学的同学,数学最后一道的最后一小问“翘尾巴”题可以放弃,腾出时间把前面会做的题做好,“做对你会做的题”看似要求,其实不低。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确实遇到暂时不会做的题目,可以放一放,“合理放弃”是一种策略。

========================================

高考前5天作息时间安排表

高考前一周作息时间安排表

临高考还剩5天,每个考生都不免心情紧张。如何度过这几天,对于每个考生来说都至关重要。华师一附中、武钢三中、武汉外国语学校等学校为了让学生轻松应考,各个学校的高考生都已经放了假。

不少同学在家里,每天都花上近十个小时“啃”书本,丝毫不敢放松。许多同学都出现了失眠、食欲不振等不同程度的考前焦虑症。为此,现任武汉大学心理培训中心特聘专家、华师一附中高级心理咨询师、中央教科所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专家尹邓安,为考生制定合理的高考最后5天的复习攻略。

尹老师说,一天中记忆效果最好的时段为:早上起床后一小时、上午8点至10点、下午6点至7点、临睡前1小时,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时段来进行复习,避免出现头脑发“木”的状态。

在复习过程中,采用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来进行学习,避免搞疲劳战术。要注意劳逸结合,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而且一定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晚上不应睡得太晚,中午最好是午睡,这样有利于疲劳的消除和保持旺盛的精力。

考前倒数第5天

起床:7:00—7:30

自由安排:9:00

轻松复习:9:30—10:30

午餐: 12:00

午休:13:00—14:00

轻松复习:14:30—16:00

晚餐:17:30

运动、散步18:00—19:00

休闲:20:00—21:30

睡觉:22:00

考前倒数第4天

起床:7:00—7:30

听音乐:9:00以前

轻松复习:9:30—11:00

午餐:12:00

午休:13:00—14:00

轻松复习:14:30—17:00

晚餐:17:30

运动、散步:18:00—19:00

看书:20:00—21:30

睡觉:22:30

考前倒数第3天

起床:7:00—7:30

听音乐:9:00以前

轻松复习:9:30—10:30

午餐:12:00

午休:13:00—14:00

轻松复习:14:00—16:00

晚餐:17:30

运动、散步:18:00—19:00

休闲(自由安排):20:00—21:30

睡觉:22:30

考前倒数第2天

起床7:00—7:30

自由安排9:00前

轻松复习9:30—10:30

午餐12:00

午休13:00—14:00

轻松复习14:30—16:00

晚餐17:30

运动、散步18:00—19:00

休闲20:00—21:30

睡觉22:00

考前最后一天

为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考试前一天不要参加动作较为剧烈、体能消耗比较大的体育活动,同时不要到离家太远的地方。还要进行适当的放松和休息。

起床:7:30

自我放松:9:00前

轻松复习:9:30—10:30

午餐:12:00

午休:13:00—14:00

看考场:15:00—16:00

晚餐:17:30

运动、散步18:00—19:00

浏览知识结构 19:00—20:30

检查考试用品:20:30—21:30

睡觉22:00

考前自信训练

积极自我暗示

通过自我内心对话等方法对自己施加心理影响,促使个人的观念、心境、情绪、意志等向好的方面转变,提高活动效率。

每天抽点时间或自言自语,或写上一些贴士粘在床前、桌前,让这些积极的语言所体现的精神渐渐潜入到自我意识中,这样能起鼓舞斗志、稳定情绪的作用。

作文成绩好、数学公式记得牢等,把这些优势记下来,经常浏览一下,自信心就会大大增强。同时也要认真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积极想好应对策略,每天按计划复习,如果熟练了某一项,就把这项从本子上划去,随着一个个弱项被消灭,自信心也就越来越强了。

如果在考前过于紧张,出现头晕、耳鸣、失眠、健忘、幻想、心悸、出汗等症状,那就需要暂时放下所有功课,做一些放松训练,以减轻直至消除这些不良反应。具体做法是:全身放松地坐在一张软椅上,脚撑着地,两臂自然下垂,双眼微合,深呼吸10次。为配合训练,也可选一些轻松舒缓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以帮助自己缓解紧张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