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学习问题

考前心态调整方略

考前心态调整方略

 


一、迎战中考的最佳心态

1、必胜的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最重要的心理素质。自信的学生学习时能全力以赴,竭尽所能,较少怀疑、彷徨和胡思乱想;而信心不足的学生,总怀疑自己能否取得成功,那么,学习就被动,注意力不集中。总是对自己做片面的分析和评价,就难以做到专心致志、全心投入。

自信心是使人乐观、勇敢地面对种种困难和危机,调动自身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去实现预期目标。那么,面临中考如何树立自信心呢?

第一、相信自己对所学知识运用自如,能在考场上有色发挥。

第二、对考试中发生的一切要泰然处之。

第三、用一些积极性的言语加强自我心理暗示,如在考试之前对自己说:

我行,

我能行,

我掌握了知识结构,全面复习,已全局在胸。

我一定能成功!

我还有很大潜力!

这些心理暗示都有助于自信心的建立。

(2)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只有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才能更好理解复习的内容,记住所学的知识,提高复习的效率;做题时才能打开思路,进行正确的分析、推理、判断,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如果发现自己在学习时注意力难以集中,或被别人提醒自己精神不好时,那就说明要注意休息、调节了。

(3)善于重温愉快体验,排除杂念

多回味以往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成功的情景和体验,使自己保持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排除一切与考试无关的杂念,尤其是要避免想过去考试失败所带来的不愉快

(4)从容不迫,头脑清晰

从容不迫、头脑清楚不仅是一种理解、稳定的心理状态,而且是良好的迎考心理状态,更是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在考试期间,难免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考题难度较大,看到从未见过的题型,时间不够,意外事件突发等。但是,只要能冷静地面对,不慌张、不乱套,以平常的心情、节奏来对待,就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从容不迫是克服考试因慌乱而出现错误的最好心态。

如果感觉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紧张过度,身心疲惫,在考试期间可试着用一些心理放松来加以缓解;除此之外还应注意:

A、娱乐。可以适当听听音乐、唱唱歌等,以调节身心,缓解紧张的心情;既可以转移大脑的兴奋点,消除大脑疲劳,又可以化解心里的紧张感。

B、幻想。静静地想像自己来到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景色宜人,鸟语花香,慢慢地将心情放松下来。

C、换一个环境。如果觉得紧张或厌烦,就离开当前的环境,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以放松心情。

(5)全力以赴,力争上游。

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是一种积极兴奋的情绪,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带来敏锐的感觉、丰富的想像、高效的记忆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二、调节紧张心理的方法

1、六秒钟放松法

这种方法是由美国人凯司.门罗首创的,因其所需的时间很短 ,只要6秒钟而得名。其方法是:

在能够抓住的任何的一点空余时间里,什么也不要想,赶紧收紧自己的腹部,收拢下巴,扭动身子,打个哈欠。只要能把这几个动作连贯起来做,就能收到自我放松的效果。如果能天天坚持,将它当成日常工作来做,形成习贯,那么考前紧张心理就可以消除了。

2、深呼吸放松法

通过深呼吸,可以增加呼吸量,使血液中的氧气含量更高,使肺部的二氧化碳更充分呼出,同时可以扩大胸廓,减少心脏和肺部的压力。因此,在感到紧张时做深呼吸,有助于人的全身放松,恢复镇定和平静,并且增加勇气与信心。

三、做好考前准备

1:生理准备。身体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基础。考前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考试头一天晚上早点睡,考试当天不要起得太早。饮食安排以清淡、可口、易于消化和吸收为原则,切忌暴饮暴食。

2:物质准备。考试前一天要准备好学习用具。准考证当然是切切不可忘记带的。中性笔、2B铅笔、圆规、直尺、量角器、三角板、橡皮等。

3:心理准备。心理准备要有针对性,达到“丢掉”包袱轻装上阵的目的。成绩一贯优秀的同学容易背“优异包袱”,担心考试失常而失去优势。这些同学应记住两条格言:“古今中外没有常胜将军”、“不以一次考试成败论英雄。”成绩不太好的同学惟恐考试不好而落榜,要有“丑媳妇不怕见公婆”的勇气和“破釜成舟”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