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读书,矛盾的心理纠缠我
【案例】
网友“如果爱”近日留言表示,他觉得学业比其他事情更加重要,但是他很容易分心,注意力不够,例如:上课虽然很认真,但总是听不明白,于是干脆就不听了;有时候觉得自己只会说,而没有实际行动;有时候觉得自己好笨,总是比不上别人;有时不知自己到底想什么,想不读书又不行。“如果爱”说,他应该怎么办呢?
【分析】
记者就此采访了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心理医生张小磊。
张小磊说,从“如果爱”同学的叙述中可以看出,他陷入了一种矛盾的心理中,觉得学业比其他事情更加重要,有时想不读书,又觉得不能不读书,感到非常迷茫和苦恼。张小磊分析说,出现这种矛盾心理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如果爱”同学常常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有想法不行动等,使得他没有打好学习基础,导致现在上课想认真听,但是听不懂,有心无力,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虽然自己努力了,但是结果还是令人不满意,因而觉得很烦恼,形成恶性循环。
其二,随着生理上的发育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青春期的学生的自尊心与日俱增,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作为学生,学习成绩好,获得家长、老师和同学的表扬或赞许往往是他们自我肯定的来源,而“如果爱”同学从未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体会到的只有挫败感,这样就会让他觉得自己比不上他人,从而感觉自卑,同时也就慢慢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
其三,不稳定性。青春期学生像早上冉冉升起的太阳,充满了朝气,他们思维活跃、有很多种幻想,但往往不能坚持到底,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挫折,他们大多会就此放弃,而寻求其他的方式,“如果爱”同学在上课时听不进去就干脆不听了、学不进去干脆就不想学了,这些都是不稳定性的表现。
【处方】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张小磊建议“如果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认真听讲,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如果自己不能够坚持,可以让家长和周围的同学监督你。
二、增强自信心。不要因为自己学习成绩比不上别的同学而否定自己、觉得自己笨,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适当的时候可以拿别人的短处与自己的长处相比,这样可以增强自信心。
三、多跟家人、老师、同学沟通。当不知道怎么做、该做什么的时候,不妨和家人、老师多多沟通,他们是成年人,看问题更加全面、更加成熟,也更加客观、长远,可以在一些方面给你指导;多和同学们聊天,这些都是青春期比较常见的困惑,相信能在同学们中引起共鸣,共同的烦恼不仅可以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相互的倾诉还可减轻自己的困惑。
四、培养学习兴趣。先从简单的、自己会做的题开始,使自己慢慢找到学习的乐趣,然后一步一步地加大学习的难度,解决较难的问题,逐步恢复对学习的自信。
-
青少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压力其实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学的时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写作业,有时候老师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我们的高三学子也即将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门槛,跨过这道门槛,就可以迎来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说,
-
亲子关系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花多少钱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何不同?孩子即将进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三年,因为他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厌学心理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喜爱学习,而且学习的很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孩子出现了厌学的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