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学习问题

对于读书,矛盾的心理纠缠我

对于读书,矛盾的心理纠缠我

  【案例】  

  网友“如果爱”近日留言表示,他觉得学业比其他事情更加重要,但是他很容易分心,注意力不够,例如:上课虽然很认真,但总是听不明白,于是干脆就不听了;有时候觉得自己只会说,而没有实际行动;有时候觉得自己好笨,总是比不上别人;有时不知自己到底想什么,想不读书又不行。“如果爱”说,他应该怎么办呢?

  【分析】  

  记者就此采访了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心理医生张小磊。

  张小磊说,从“如果爱”同学的叙述中可以看出,他陷入了一种矛盾的心理中,觉得学业比其他事情更加重要,有时想不读书,又觉得不能不读书,感到非常迷茫和苦恼。张小磊分析说,出现这种矛盾心理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如果爱”同学常常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有想法不行动等,使得他没有打好学习基础,导致现在上课想认真听,但是听不懂,有心无力,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虽然自己努力了,但是结果还是令人不满意,因而觉得很烦恼,形成恶性循环。

  其二,随着生理上的发育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青春期的学生的自尊心与日俱增,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作为学生,学习成绩好,获得家长、老师和同学的表扬或赞许往往是他们自我肯定的来源,而“如果爱”同学从未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体会到的只有挫败感,这样就会让他觉得自己比不上他人,从而感觉自卑,同时也就慢慢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

  其三,不稳定性。青春期学生像早上冉冉升起的太阳,充满了朝气,他们思维活跃、有很多种幻想,但往往不能坚持到底,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挫折,他们大多会就此放弃,而寻求其他的方式,“如果爱”同学在上课时听不进去就干脆不听了、学不进去干脆就不想学了,这些都是不稳定性的表现。

  【处方】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张小磊建议“如果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认真听讲,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如果自己不能够坚持,可以让家长和周围的同学监督你。

  二、增强自信心。不要因为自己学习成绩比不上别的同学而否定自己、觉得自己笨,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适当的时候可以拿别人的短处与自己的长处相比,这样可以增强自信心。

  三、多跟家人、老师、同学沟通。当不知道怎么做、该做什么的时候,不妨和家人、老师多多沟通,他们是成年人,看问题更加全面、更加成熟,也更加客观、长远,可以在一些方面给你指导;多和同学们聊天,这些都是青春期比较常见的困惑,相信能在同学们中引起共鸣,共同的烦恼不仅可以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相互的倾诉还可减轻自己的困惑。

  四、培养学习兴趣。先从简单的、自己会做的题开始,使自己慢慢找到学习的乐趣,然后一步一步地加大学习的难度,解决较难的问题,逐步恢复对学习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