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心理秘笈:五个要,五个不要
高考近在眼前,如何能让考生和家长放松情绪,调整好心态,昨天,本报请来的两位心理咨询专家,为家长和考生“支招”。两位专家总结出“五个要、五个不要”,让考生放松自己、减少压力、重新调整心态,成功赢得高考。
建立新的平衡点:考试焦虑、压力等主要来自于三种因素,一是个人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二是来自考试本身和家长的压力,三是对自己考试信心不足。减少心理焦虑、压力的较好方法是将放松自己、减少压力、重新调整心态三者结合起来。
放松自己:通过积极的自我想象,体验过去的成功经验,以唤起自己的良好情绪。出现紧张情绪时,可选择呼吸训练法等缓解紧张和焦虑。生理学的研究证明,睡眠是消除脑力劳动所造成的疲劳和恢复精力的最好方法,因此在高考前夕,不要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
增强信心:在考试中的阅卷和做题也有心理效应,阅卷可依次,也可不依次,目的是寻找容易做的题目做,一旦找到易做的题目即全身心投入做起来,一连做了几题之后,自会增加信心,又分散对考试的担忧,缓解紧张。
专家锦囊妙计
五个要五个不要
高考近在眼前,如何能让考生和家长放松情绪,调整好心态参考,专家通过经验,总结出较为精炼的“五个要、五个不要”,用于指导考生和家长。
五个要:
1、家长要让孩子情绪稳定;2、要在家庭中营造温馨的环境;3、家长要对孩子说:只要尽力就好;4、注意饮食起居合理;5、准备好考试相关用品。
五个不要:
1、考生不要提前确定一定要考哪所学校;2、考生不要为自己规定一定考多少分数;3、不要提前讨论志愿;4、家长不要总询问考生考前的成绩;5、考试期间,考生下考场不要互对答案。
1孩子考前特别逆反怎么办?
家长提问:孩子现在说什么都不听,什么事情都不让家长干涉,特别暴躁。该怎么办?
专家解答:无论中考生还是高考生,考前都会有压力,并且会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在心理的断乳期,逆反也可以说是一种成长的表现。父母在这个断乳期也会感觉不适应,双方冲突特别大。
给你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争取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出现问题以疏导为主,这样能为孩子减压。
2孩子过于松散怎么办?
家长提问:尽管马上要高考了,可是孩子每天还是松松散散的,不能进入状态,怎么办?
专家解答:确实有一部分考生面临这样的问题。有的孩子认为考试是为家长考的,因此积极性不高。
给你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方向地给孩子施加“压力”,比如跟最了解孩子的班主任老师沟通,给孩子量身打造一个目标,并和孩子达成共识。
3孩子考前爱生病怎么办?
家长提问:孩子每次面临大考都有发烧、拉肚子等现象,是否是心理压力过大?该如何解决?
专家解答:如果每次都出现这样的现象,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压力的表现。心理压力过大会体现在有焦虑、烦躁等情绪化表现,而有一部分考生则会表现在身体方面的异常。比如发烧、拉肚子、食欲不振、疲劳等,这都与交感神经系统紊乱有直接关系。
给你建议:家长要注意孩子饮食;也可以选择一些主动放松方式让考生舒缓心情。在减压同时,也可以通过模拟法让考生适应考前一些紧张状态,让考生提前锻炼一下。此外,如果身体反应比较强烈的人,可以到医院咨询医生的建议,运用一些收敛的药物。
4家长过于紧张怎么办?
考生提问:高考快来了,父母为了我甚至专门请假在家陪我,总是提醒我看书,真烦躁!我该怎么办?
专家解答:高考是检验考生的一场战役,对于含辛茹苦培养孩子的家长来说,高考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场战役,所以很多家长在高考前也会出现一些心理压力过大的反应。比如,有些家长想给孩子创造更舒适的备考条件,请假在家,每天伴随在孩子身边,把饮食起居照顾得比平时更为周到细致,恰恰会让考生产生不适应的感觉。
给你建议:真正胸有成竹的考生是不存在的,每个考生在面临高考时都会有紧张情绪,所以,当孩子选择自己的方式放松自己时,家长更多的是要起到一个适当提醒就足够了。总之,维持家庭平日的生活习惯,尊重考生自己的调节意愿,是高考前备考的基本要求。
-
青少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压力其实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学的时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写作业,有时候老师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我们的高三学子也即将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门槛,跨过这道门槛,就可以迎来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说,
-
亲子关系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花多少钱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何不同?孩子即将进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三年,因为他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厌学心理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喜爱学习,而且学习的很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孩子出现了厌学的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