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的“神童班”
5月16日,被誉为“神童班”的北京八中少儿班招生考试启动,1700余名10岁左右的小学生前去赶考,报名人数比去年多出了500人,创下了历年之最。今年北京八中少儿班计划招生30人,录取率接近1:60。
考入少儿班的孩子将用4年时间完成8年课程,完成小学五六年级、初中、高中全部学业,学习合格者报考大学普通班或大学少年班。据介绍,北京八中创办少儿班(超常儿童教育实验班)已有24年的历史。在2008年的高考中,该届少儿班29名学生中成绩达600分以上的有22人,全班高考平均成绩620分,高出了北京市理科一批分数线118分。虽然这种培养神童的教育模式对很多家长吸引力不小,但大多数网友质疑这种“超前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作用。“神童班”培养出来的人才真的是社会所需要的吗?“神童情结”的根源在哪里?各路网友纷纷发表高见。
“神童”快乐吗?
大胃么么:对多数孩子来说,即使他比同龄人聪明得多,“超前教育”也要慎重。不论是家长、学校还是社会,面对冒尖的“神童”,要多一份冷静和理性,因为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比拥有“神童”的称号更有意义。
唱歌的燕子:当神童的确风光,但在很多神童耀眼光环的背后,是童年的心灵扭曲。所谓神童,其实就是家长、老师对孩子过度的智力开发和技能训练而带来的结果。这些孩子过早地肩负起与他们年龄不符的使命,天性受到压抑,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展;他们缺少正常儿童那样的成长氛围。
“神童热”为何一再升温?
初见小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父母的殷切期盼,培养出优秀学生是所有学校与老师的渴盼,正是这种心理推动,使得“神童热”一再升温。
融雪之前:现代人竞争太激烈了,一些家长往往把自己对社会压力的理解和感受,不自觉地贯彻到对孩子的教育中,而忽视了孩子对这些压力的理解能力和心理承受力,一味地希望孩子超过自己,或者对孩子的成长预期过高,让孩子们承受了很多在他们这个年龄段不该承受的社会竞争压力。
琉璃心流转:对老师而言,教出一群“神童”可声名大噪;于学校而言,“神童班”是最好的广告,媒体的大量关注将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于家长而言,家有“神童”,亲朋好友钦羡的目光足以满足虚荣心,说不定还可以出本书教导其他家长如何培养神童,名利双收!
“神童”们的将来会怎样?
尹平平:我在高中就碰到过不少“神童”,虽然后来也上了国内顶尖大学,或出国深造,但工作后总处理不好各种社会关系,并没有显出特别的能耐来。也许在某个专业领域“神童”的确不一般,但社会很复杂,生活充满艰辛,再天才的人都不可能事事都一帆风顺,一旦遇到挫折,对他们的打击也将是致命的。
杨兴东:“神童班”培养模式的出现与其说是教育创新,还不如说是应试教育生下的“畸形儿”——过快地积累知识而忽视了成长教育。
只看风景:从目前情况看,绝大多数神童的情商、对社会的判断能力都跟不上成长的思维。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只是一群高智商低社会能力的人。还孩子一个真正自由的成长空间吧,不要再拔苗助长了,那样只会让孩子更快成熟,加速老去的步伐。
王传涛:应该要明确,世界上根本没有神童存在,只有浮躁社会里不断滋生的“制造神童”的功利之心。更要明确,即便有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超强的特殊孩子存在,也终究会在“拔苗助长”的环境里变成一个又一个“伤仲永”。
-
青少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压力其实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学的时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写作业,有时候老师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我们的高三学子也即将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门槛,跨过这道门槛,就可以迎来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说,
-
亲子关系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花多少钱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何不同?孩子即将进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三年,因为他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厌学心理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喜爱学习,而且学习的很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孩子出现了厌学的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