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凸显的心理问题如何解决
高考的日期越来越近,考生的情绪、心理健康是家长们最关注的问题,而高考减压过程中考生和家长要共同努力,才能使“心机”达到效果。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家庭,四位老人同时特别关心考生的饮食、作息,这种情况更容易增加考生的心理负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高考的日期越来越近,考生的情绪、心理健康是家长们最关注的问题,而高考减压过程中考生和家长要共同努力,才能使“心机”达到效果。近日,记者从佛山市中医院心理科了解到,考前焦虑导致的失眠是考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少考生会用安眠药改善睡眠质量。但该科医师张彬表示,虽然遵医嘱服用安眠药基本没有危险性,但这种做法持续时间不宜过长,解决考前焦虑的根本途径是学会自我疏导。
考生年后心理问题凸显
张彬透露,春节过后是高三考生咨询心理问题的高峰期,平均每天都有三例以上,大部分考生是意识到自己的焦虑情绪后独自前来就诊,也有部分考生因症状较明显被家长发觉而由家长陪同前来。
前来咨询的考生反映的问题主要是失眠、头晕、精神差、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张彬表示,主动前来咨询的考生大多自我要求较高、成绩较好,因害怕无法达到高考目标而产生焦虑、慌张情绪。他们当中以住宿生居多,通常因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心理焦虑所以选择单独就医。而由家长陪同咨询的考生也不在少数,这些考生大多症状较明显,被家长发觉后才被动就医,治疗难度相对较大。
家长应持平常心
记者了解到,不少考生家长会在临考前对孩子“大补特补”、 特别关心孩子的复习情况、大幅度调整孩子平常的作息时间,这些做法是不提倡的。张彬建议,临考这个关键的时期,家长应把孩子当成朋友,对其敞开心扉,聆听孩子的心声;适当询问孩子学习情况,但不宜过度频繁;最重要的是用平常心对待高考,把他看成一场普通的考试。如果家长有这种想法,考生们心理压力才会自然缓和。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媒体的宣传报道,近年来考生父母对待高考的心态已逐渐平和,不像以前那般紧张,以免增加考生的心理压力。现在,对孩子造成“爱心压力”的不是父母,反而是爷爷、奶奶等老一辈。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家庭,四位老人同时特别关心考生的饮食、作息,这种情况更容易增加考生的心理负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
青少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压力其实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学的时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写作业,有时候老师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我们的高三学子也即将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门槛,跨过这道门槛,就可以迎来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说,
-
亲子关系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花多少钱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何不同?孩子即将进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三年,因为他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厌学心理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喜爱学习,而且学习的很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孩子出现了厌学的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