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学习问题

小升初:“大人的游戏 孩子的灾难”

小升初:“大人的游戏 孩子的灾难”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择校热潮在中国社会兴起。每年四五月开始,为了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家长们可谓绞尽脑汁、各显其能。近二十年过去了,尽管有关各方、一些地区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出了极大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免试就近入学”作为一项基本条款已写入《义务教育法》,但“择校热”非但没有从根本上有所缓解,甚至在一些地区愈演愈烈。究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程度太低,还是家长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太过强烈,还是我们的招生入学在制度设计上原本就存在着疏漏?

现代教育报联合搜狐网教育频道推出“关注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系列报道”,力图全景式展现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入学的诸多现象,并力求深入分析个中缘由,敬请关注。

如今,正是小升初的冲刺阶段,面临毕业的学生和家长都像在进行一场长期的战斗,而这场战斗不仅让学生沾染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更让家长增添了不少忧愁与无奈——

小欣是北京市丰台区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成绩不错。早在去年,他感觉像是已经进入小升初的冲刺状态似的,每个周末都要去上奥数班、英语班、艺术辅导班,连寒暑假也要上辅导课。这些班都是由母亲林女士为他报的,原因则是小升初就近划片的学校很一般,报班增强竞争力后就能读所好中学。

和小欣一样,大部分经历过小升初的学生都有类似的经历,不可避免地存在的心理压力,而其父母的压力则要比孩子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