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孩子 > 学习问题

对当前中小学“减负提质”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中小学“减负提质”的几点思考

我认为:“减负提质”首先要有针对性的落实减负措施,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里负担,其次是要通过采取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课程方案、科学安排作息时间、还学生一个健康身体等措施,达到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中小学生减负提质思考

据最新一次的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样调查,城市小学生近视率为22.78%,初中生为55.22%,高中生为79.34%。农村小学男生为11.6%,女生为15.7%;初中男生为35.5%,女生为44.6%;高中男生为53%,女生为64%。某省在对中小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中发现:在视力、耐力、速度、力量、柔韧性等指标上已经出现下降趋势,近几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体检完全合格的仅占15%左右。过重的课业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是不争的事实。

学习时间过长,导致一些学生睡眠严重不足,身体素质下降。一些学生在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中,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在学校和家庭压力下,一些少年儿童对学习、对学校、对教师、对家长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酿成了一些悲剧。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使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关系教育发展的方向,关系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人才,关系国运兴衰和民族复兴的大事,已成为社会共识。

“减负”是减轻学生不必要的、不合理的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心理负担以及沉重的经济负担。“提质”是提高教育质量。“减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减负”和“提质”同等重要,必须统筹考虑。

首先,实行有效的“减负”措施是“减负提质”的关键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内容过多,学习内容的难度过大,学习的方式落后,学习的绩效评估单一,学习的时间过多。从内容上看,各种适合不适合的内容,都是学生必学内容,政治性过强,少了童心童趣。从学习难度上看,难度过大,很多大学毕业的父母,无法完成小学生的作业。从学习方式上看,小学教育初中化,初中教育高中化,高中教育大学化。从评价方式上看,学习绩效评估上只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从学习时间上看,很多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安排小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少于九小时,中学生学习时间不少于在10小时以上。

心理负担,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的压力:

一是来自考试分数的压力;

二是来自同伴竞争的压力;

三是来自交友的压力;

四是来自亲友的压力。

随着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建立实施和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深入推进,中小学生经济负担过重问题已不具普遍性,只在极少数学校还存在违规征订教辅资料给中小学生造成新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