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的早期教育是虐待?
平常活泼的学龄前儿童,性格开朗,爱玩爱笑,若突然脾气越来越暴躁,不时哭闹,食欲跟着差,可能得了心理病!
有专家甚至认为,早教其实可变成一种“虐待”。
中国专家指出,现代孩子没上学前就要学这学那,钢琴、芭蕾舞等课程,虽然孩子被逼去上课,但心里总感觉不顺畅。
他们认为对于幼儿来说,过多的强迫,太过突然的生活改变,会让孩子变得无所适从。
过多地限制孩子活动自由,譬如违背孩子天性,对幼儿实行过度的早期教育等,实质上无意中已形成了一种心理虐待。
孩子或引发焦虑
Equilibria家庭儿童心理服务中心创办人、心理治疗师尚娜(Shona Lowes)观察到,本地的确有孩童因为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业余时间被课程完全“侵占”后产生焦虑与压力。
玩耍对孩子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也不看重孩子的心理发展和情绪需求。”
她说,市面上的活动五花八门,当家长被告知活动有益于孩子身心发展时,总迫不及待为孩子报名参加,越多动越好,最好能掌握所有技能。
“但父母忽略,玩耍、让自己和孩子有高质量的独处,及有充足的睡眠,这些对孩子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上课多孩子变越叛逆
孩子上越多进修课,或变得愈加叛逆?
尚娜指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能与兴趣,父母为孩子报名参加课程时,应当先考虑孩子是否有兴趣及能力参加。
一味“逼迫”孩子上父母喜欢的课程,只会把孩子逼到另一个极端,造成焦躁。
“孩子或许最初会‘应酬’去上课,但到青春期时会变得叛逆,不参加任何活动,在学业上也没进取心。”
她说,聆听是重要的:“父母应当在了解孩子的兴趣与需求后,根据孩子的能力给予恰当引导。”
尚娜说,通过探索和互动玩耍,孩子无需参加特别的进修课,也能在自然环境下学成技能。
她指出,让孩子尽兴的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父母得跟着孩子玩,并从不同的探索中找到知识的汲取与积累,让孩子发挥想象力。
“把重心放在亲子质量互动上,父母会发现这才最值得珍惜。”
她建议,父母应多留意参加专为学龄前儿童设计,让家长一起参与的亲子活动。
“这些活动让家长观察孩子的发展,让父母对孩子有比较切实的期望。”
有专家甚至认为,早教其实可变成一种“虐待”。
中国专家指出,现代孩子没上学前就要学这学那,钢琴、芭蕾舞等课程,虽然孩子被逼去上课,但心里总感觉不顺畅。
他们认为对于幼儿来说,过多的强迫,太过突然的生活改变,会让孩子变得无所适从。
过多地限制孩子活动自由,譬如违背孩子天性,对幼儿实行过度的早期教育等,实质上无意中已形成了一种心理虐待。
孩子或引发焦虑
Equilibria家庭儿童心理服务中心创办人、心理治疗师尚娜(Shona Lowes)观察到,本地的确有孩童因为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业余时间被课程完全“侵占”后产生焦虑与压力。
玩耍对孩子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也不看重孩子的心理发展和情绪需求。”
她说,市面上的活动五花八门,当家长被告知活动有益于孩子身心发展时,总迫不及待为孩子报名参加,越多动越好,最好能掌握所有技能。
“但父母忽略,玩耍、让自己和孩子有高质量的独处,及有充足的睡眠,这些对孩子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上课多孩子变越叛逆
孩子上越多进修课,或变得愈加叛逆?
尚娜指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能与兴趣,父母为孩子报名参加课程时,应当先考虑孩子是否有兴趣及能力参加。
一味“逼迫”孩子上父母喜欢的课程,只会把孩子逼到另一个极端,造成焦躁。
“孩子或许最初会‘应酬’去上课,但到青春期时会变得叛逆,不参加任何活动,在学业上也没进取心。”
她说,聆听是重要的:“父母应当在了解孩子的兴趣与需求后,根据孩子的能力给予恰当引导。”
尚娜说,通过探索和互动玩耍,孩子无需参加特别的进修课,也能在自然环境下学成技能。
她指出,让孩子尽兴的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父母得跟着孩子玩,并从不同的探索中找到知识的汲取与积累,让孩子发挥想象力。
“把重心放在亲子质量互动上,父母会发现这才最值得珍惜。”
她建议,父母应多留意参加专为学龄前儿童设计,让家长一起参与的亲子活动。
“这些活动让家长观察孩子的发展,让父母对孩子有比较切实的期望。”
相关文章
-
青少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压力其实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学的时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写作业,有时候老师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我们的高三学子也即将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门槛,跨过这道门槛,就可以迎来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说,
-
亲子关系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花多少钱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何不同?孩子即将进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三年,因为他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厌学心理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喜爱学习,而且学习的很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孩子出现了厌学的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