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拣难题做”可导致挫败心态
巧用考试策略,对考生是一种自我暗示,对于调整心态、降低压力大有帮助。
考前一周是查漏补缺的黄金时段。然而,魏钦命指出,临考前的查漏补缺不宜“专拣硬骨头啃”,以免影响心态。
“考试检验的是考生长期的积累,指望利用考前几天的时间来瞬间提升"功力",不现实。”魏钦命说,如果此时刻意攻坚,一是在难题上花费的时间过多,事倍功半,二是在临考焦虑的状态下,“硬骨头”很有可能啃不下,导致产生挫败感,怀疑自己没准备好,甚至可能在考试中引发“溃堤”效应。
临考前保证较高的做题成功率,可形成成功心态,在考试中提高自信心,给自己一个良好的暗示。
专家建议,“临阵磨枪”时,应选择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弥补知识的缺陷,多巩固基本知识,熟能生巧。考试做题,不妨运用“跳岛战术”,讲究“先易后难”,先跳过难题。有的考生遇到不会的题目就跳过,结果越“跳”心越慌,连原本会做的题也不会了。“关键时考前要多给自己暗示,做好"可能有一些题从没见过"的心理准备,考试时才不会一下子懵了。”他建议,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泄气,多找相似点,因为解题运用的原理老师肯定讲过。
寻医问药网原创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者链接
相关文章
-
青少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压力其实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学的时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写作业,有时候老师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我们的高三学子也即将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门槛,跨过这道门槛,就可以迎来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说,
-
亲子关系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花多少钱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何不同?孩子即将进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三年,因为他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厌学心理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喜爱学习,而且学习的很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孩子出现了厌学的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