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大学校园“心灵同居”现象
现在要是我们讲到大学生未婚同居,应该被认为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吧,尤其是在这个日渐开放和发展的社会,这种事情已经司空见惯,但是除了实质上的同居之外,还有一种叫心灵同居,下面我们就去了解一下吧。
据了解,大学生门玩的所谓“心灵同居”是指网络虚拟同居,即两个没见过面的网友,根据网上提供的资料相处、恋爱、同居。这种虚拟的网络虚拟同居被披上“心灵同居”的外衣,在高校中日渐风行。
小陈是南京某高校法律专业大三学生,他对记者介绍说,自己有一位“同居”快一年的女友。两人是偶然在网络上认识的,开始因比较谈得来就一直保持联络,后来渐渐熟络就谈起了恋爱。恋爱后不久就“同居”了。小陈介绍说,女友是学艺术设计的,常常将自己设计的“家”发过来给他看,还要他参考怎么布置新“家”,两人常常会因为书房或其他的一处布置争论不休,换来换去、乐此不疲。问到将来,小陈坦言两人都没考虑过,至于是否相爱自己都不清楚,只是两人这样相互倾诉已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平时生活两人没任何关系,周末在网络上两人就俨然是同居良久的恋人了。
另一位会计专业大四的王同学的话更是耐人寻味,“没房子、没女朋友,就业压力又那么大,真的不行,只好找个假的来安慰自己了。而且还能同时和几个女友交往,这是现实生活所不允许的。”
这类生活是基于当今网络文化的产物。对网络信任是网络文化特性决定的的,网络具备平等性、匿名性等大学生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的特性,切合现在社会表达感情方式。这类情感在社会学领域被称呼为后现代情感。美国社会学家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在《全球社会学》一书中首先提出这一概念,这类情感特性是真实情感的流露、情感表达方式的匿名性等。徐教授概括说,这些看似荒谬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理解的社会必然现象。
学生中更多出现类似情感与学生交往面狭窄、对周围人不信任有关。但过分以来网络虚拟文化容易扭曲人格,网络生活方式非理性。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适当扩大交往面;培养自己的竞争型心理素质;多与自己信任的人交流等等。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原来所谓的心灵同居,就是我们所说的网络同居,也就是在虚拟的网路世界里面享受,不一样的同居体验,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但是小编还是要提醒大家即便是网络同居,同样需要注意心理健康的保健。
- 
                            
                                记录自己的心情可以消除内心的抑郁情绪感觉低落或恼火?你的荷尔蒙可能要承担全部责任。自然疗法,例如,在日记里写下消极的情绪或喝中草药可以帮助你感觉好点。
- 
                            
                                青春期综合征的对症治疗方法青春期是大家都必经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也是最难以管教的。很多家长和教师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也是十分的头疼,就怕他们出现
- 
                            
                                紧张焦虑会影响女孩子的身高美国纽约州心理研究所儿童心理学家对716个从9岁到18岁的孩子做了9年的跟踪研究,发现感觉紧张的女孩子会比感觉快乐的女孩子矮5.0
- 
                            
                                青少年叛逆心理如何克服对于青少年的叛逆期,这是很多家长都十分头疼的,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这又是他们必经的一个阶段。因此,家长应该如何克服孩子叛
- 
                            
                                怎样判断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青春期心理健康是很多人都十分关心的问题,青春期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若是大家没有注意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问题,那么就很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