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母亲的影响如此持久?
为什么别的母女那样亲亲热热,说说笑笑,而你和你的母亲总有吵不完的架?为什么你的母亲永远有撒不完的气,停不住的抱怨。永远固执,永远简单粗暴。说真的,虽然知道这样的性格太糟糕,可是骨子里还是多多少少受到母亲性格的影响的。
女人天生都可爱。但一个女人在岁月的侵蚀下,依然能成为一个可爱的老女人,必定是这样产生的:
1、有人让她觉得自己即使偶尔不够努力,也不会影响她的口碑,于是她便不会要强;
2、她会被耐心包容,不急不慢来反思自己所遇到的挫折,于是她就不会忧郁;
3、她不断尝试以不同的方式来和这个世界进行交流,并且付得起犯错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她就不会偏执。
她就会成为一个温润的人。
你母亲显然并没有这样的机会。一个好强能干,养育三个子女,而且在广东那种家庭的背景下,以“主母”身份自居的女人,其背后艰辛,是将所有的耐心留给了成为一个大家庭里体面的“主母”,却将所有的负能量,留给了自己的小家庭。
这不是你的母亲一个人,这是老一辈太多女人的真实写照,她们一边牺牲,却又抱怨着牺牲;她们一边可恨着,却又是家族中最可怜最艰辛的那一个。她们没有和身边任何一个人建立起亲近感,这,也将注定是她们自己要承受的沮丧。
而你的沮丧来自于,你深深地开始懂得,即使你早早离家,即使你成家立业,即使你已经衣食无虞反哺原生家庭,你依然无法“拯救”你的母亲——表面上看起来,你恨她,你怨她,你和她无法沟通,其实是依然在构建一个你心中美满的母女相处方式,想拖拽着她往那个模式走去。所以你才在妥协,在沟通,却最终因失败而沮丧。
你依然试着让她理解你。不必,从此请放弃。中国人对亲情太容易有模式感。父慈子孝,那是大好。可更多时候,是相对无言,我们却不承认这种相对无言,却无法安放这种相对无言。静默不可怕,可怕的,是总想打破静默。
亲情这件事,有时候是比爱情更残忍的关系,因为你无从选择。你唯有对自己最大的拯救就是:看懂这一切,不要成为第二个她,不要那样对待你的孩子。
好在你已经成家,从此,请在你的周边,和你母亲之间,建立起无奈却必须建立的玻璃墙,你斩钉截铁成为她无法干涉的人。你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为自己的情感世界负责,为自己的小家庭负责,不再让你的母亲对你进行干涉,更不因为她的干涉而情绪失控。
你的失控来自于,每每面对她,都在面对着过去二十几年她给你的所有胆寒的感觉。只要面对她,你就变成那个在楼梯上被拖下去挨揍的自己。
可是,村上春树先生说:你要成为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你是大人了。大人的意思是,无论那梦里的小女孩有多伤痛,她都要长大了。有自己的家,自己的武器,自己的能量。
而母亲,很快就要老了。镜子里的你们,已经不会再是一个暴力的母亲和瑟瑟发抖的幼女;而是一个铿锵有力的你,有自己生活的你,搀扶着每一天都在老去的,脆弱的她。
从此爱她就好,用你无愧于心的方式。再也不必懂她,再也不必怨她。采取单方面的能量输出。不理解,无法沟通,并不妨碍你成为一个孝顺的女儿。我和我爸一辈子都无法全盘沟通,当这并不妨碍我去爱他。他总是骄傲,我的写作能力是继承于他,那么我就把这点做到更好——我用了自己能接受的方式去爱他了。
不再期盼她用你想要的方式来爱你。承认这点,然后做个和她不一样的女人。这世界,有人没有手脚,有些女人不能生育,我们每个人都有求而不得。而你,我相信会成为一个很棒的女人——除了未曾拥有一个温柔的母亲。
不记得哪位作家曾经说过,这世上,有些人她们永远都在发脾气,因为除了发脾气,她们还没有锻炼出其他与这个世界交流的方式。同样是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她们不知道除了发脾气,还有其他办法可以解决。如果这样的人成为了你的至亲,会遗憾,也别无选择,但至少努力让自己不要变成那样的人,或者,带着那样的缺口努力活着的好人。
-
影响孩子心理的家庭因素一般在家庭中我们都知道很多人都会存在很多的莫名其妙的关系,而且就像一些夫妻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子女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婆媳之
-
住高层的人阳台有哪些注意的事项?一般现在的房子都是一些小高层,但是在小高层上面住着,其实也是有很多的风水禁忌的,如果是想要自己变得越来越随心,那么现在就
-
警惕 十种心理压力会让你家庭破碎因为现在的社会也是越来越开放了,人们的思想也是,开放了很多,现在的婚外恋其实也是有非常多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警惕十种心理压
-
如何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处理家庭关系时,尤其要注意处理好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儿童的个人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对于儿童心智的开发,各方面素
-
你的孩子是哪种气质?如何正确教育自己的下海孩?没有哪个父母生来就懂得如何教育自己子女的,都是需要一个不断探索摸索学习进步的过程。其实孩子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