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生活 > 家庭关系

永远不可能通过羞耻去真正改变一个人

永远不可能通过羞耻去真正改变一个人

你觉得羞耻感会让一个人真正的改变吗?从而下定决心痛改前非,洗心革面吗?还是说羞耻心会让人陷入到自己的行为模式中,让自己变得更具攻击性,从而破罐子破摔呢?我们羞辱别人,到底是为了让别人能够真正彻底的改变,还是仅仅因为羞辱别人能让我们感到一时痛快?

一、你永远不可能通过羞耻去真正改变一个人

现在这里跟大家澄清两个概念:内疚和羞耻感。

也许你在心里疑惑着,有没有羞耻感是健康的,是可以让我们更加有道德意识的呢?很多心理学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羞耻感是一种几乎只有负面影响的情绪。

羞耻感和内疚情绪的最大区别是:羞耻感在说“我是坏的或者我不够好”,而内疚在说“我做了错事或者我做的还不够好”。内疚让我们更有动力去修正我们的行为,而羞耻感则更可能让我们绝望。因为当我们认定自己有缺陷或者是自己不好时,改变就变成了一件没有希望的事情。

心理学家在对400多个孩子为期8年的道德情感研究中发现,那些容易产生羞耻感情绪的孩子们, 更可能被学校开除,吸毒和自杀。而那些更容易产生内疚感的孩子们则更有可能申请大学并且参与社区的志愿活动。他们更少会去自杀,酗酒,吸毒,并且在更晚的年龄开始有性行为。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想告诉老师和家长去让自己的孩子产生内疚的情绪,而是为了强调羞耻感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许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也许是时候我们重新考虑,是否还要继续用羞耻孩子的方式来教育他们?

二、为什么羞耻感不可能让我们真正的改变?

当我们的身份被我们最恶劣的行为定义时,我们是无法活下去的。每个人必须能够把自己看作是复杂并且多面的个体。当这个事实被模糊化的时候,人们就要把自己包裹在层层否认中才能够生存。我们怎么可能为自己是谁道歉,而不是为自己的行为道歉?

当我们觉得一件事情发生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是谁,那么我们就不太可能为自己的行为道歉,因为道歉意味着否定我们是谁。羞耻感不是完全不能改变一个人的行动,但这种改变是暂时的并具有破坏性的,我们在羞耻感中往往陷入到一种绝望和无力感,而不是一种改变自己的力量。

三、打破羞耻感,同理心来的永远不晚

也许你要问,那如果别人或者我们自己已经体验到了羞耻感,或者在羞耻感当中时,我们要怎样去帮助自己和别人呢?打破羞耻感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建立连接。羞耻感让我们觉得无地自容,让我们觉得跟整个世界隔离,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有很大的勇气和同心理来建立连接,让羞耻感不再成为我们“肮脏的小秘密”。其实你想做的,不过是能自然的表达自己,但我想你已经尽力了,从0到1的突破,你已经很有勇气了。

寻医问药网在此建议各位,愿我们都能以正确积极的姿态来对待自己的羞耻感,并懂得在脆弱中,在逆境中找寻自己强大的力量。但同时不要以羞耻的方式对待身边的人,特别是各位家长,一定不能忽视强调羞耻感带给孩子们的负面影响,也是时候重新考虑是否应该继续用羞耻感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