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伤害父母的话 千万不说
我们经常在无意之间说一些伤害自己父母的话呢,父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对我们有很多的养育呢,我们不应该去说一些伤害自己父母的话呢,下面就跟着小编来具体的看看吧。
工作中擅长沟通的年轻人,却总是疏于在跟父母的交流中花心思。殊不知,一些无心的只言片语会让老人大受打击,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萍总结,生活中最常见的伤人话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春节回家和日常交流中要尽量避免。
指责型。这类暗含指责的话,老人听来就是在不断提醒和强调他们的“无用”,让他们本就不强的自信心再受打击。例如:
1.你们那套早就过时了。
2.别管了,你又不懂。
3.说半天你怎么还记不住。
建议:无论记忆力减退,还是其他身体机能的退化,对老人来说,本就是一件极为无奈的事,会让他们饱受困扰。年轻人在跟父母交流时应特别注意,不要强化他们“不行”的认知,即便他们的建议确实起不到太大作用,他们学东西真的很慢。我们最应该做的是换一种回应的方式,试着把指责变成鼓励,这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比如,当你和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产生分歧时,不要说“早就过时”的那套话,可以换成“我知道你是为了孙子好,不过你看周围其他人都在用我这种方式,我们也试试吧”。在父母学东西却反反复复记不住时,给他们点鼓励,告诉他们“没关系,这是挺复杂的,我给你写下来,你照着做就行”。
抱怨型。本是表达关怀,却因为说话方式不恰当,让不满成为主导情绪,伤了老人心。例如:
1.你怎么就不听我的!
2.让你把剩饭倒了,你怎么还吃!
3.跟你说了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
建议:老人在生活方式上可能确实有些影响生活质量的习惯,直接指出并督促老人改掉是对的,但要特别注意说话的语气。轻松的调侃、撒娇的解释远胜过直接的抱怨。比如,在指出老人失误的小事时可以说:“老爸,这事是跟您孙子学的吧,哈哈。”在试着纠正父母错误的生活习惯时可以说:“妈,你要是不改,万一病了,我不得回来照顾你们啊,到时候班也不上了,就只能天天回来‘啃’你们了。”
杨萍特别指出,在老人吃剩饭的问题上,年轻人不仅应该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更应该找到老人吃剩饭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子女难得回来,刻意多做,而你却凑合吃点就走人,将剩饭和老人的心意置于身后?试着跟父母一起准备饭菜,控制好数量,别给老人留下吃剩饭的机会。
拒绝型。对父母直接而粗暴的拒绝,似乎是子女的特权,因为他们对父母“不见外”。但不要忘了,你早已告别童年,父母却进入了老年,这样的“特权”只会伤透老人的心。例如:
1.我现在很忙,没空跟你说。
2.吃啥我自己知道,别夹了!
建议:父母的心意是不能肆意挥霍的,即便有时你真的无暇接受或无法接受。比如,平时大鱼大肉你已吃到腻,父母却不停夹来各种肉食。别急着拒绝,试着吃上一点,夸赞几句,再告诉他们:“妈,我一周五天班,几乎天天都吃肉,就惦记多吃点您做的青菜呢。”有时候,你或许真的很忙,但回想一下,是否忙到连一两分钟解释清楚的时间都没有?用两分钟时间告诉他们你正在忙,问问有没有急事,如果没有,就告诉他们稍后再回电话过去。杨萍说,一般情况下,因为接到父母电话跟同事或领导告假,耽误一两分钟不仅不会减分,还会让你加分。
忽视型。当你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小家需要操心时,父母似乎就不再是你生活的重心。但对老人来说,你永远是他们的牵挂。你的一句敷衍,可能会让他们因为心疼孩子而压抑自己的情感。这显然对老人的心理健康不利。例如:
有事吗,没事我挂了。
那么你是不是清楚了呢,知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对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话呢,,这些话说出来的话可能会给自己的父母造成伤害呢,那么你知道如何报答我们的父母的养育了呢。
-
影响孩子心理的家庭因素一般在家庭中我们都知道很多人都会存在很多的莫名其妙的关系,而且就像一些夫妻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子女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婆媳之
-
住高层的人阳台有哪些注意的事项?一般现在的房子都是一些小高层,但是在小高层上面住着,其实也是有很多的风水禁忌的,如果是想要自己变得越来越随心,那么现在就
-
警惕 十种心理压力会让你家庭破碎因为现在的社会也是越来越开放了,人们的思想也是,开放了很多,现在的婚外恋其实也是有非常多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警惕十种心理压
-
如何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处理家庭关系时,尤其要注意处理好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儿童的个人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对于儿童心智的开发,各方面素
-
你的孩子是哪种气质?如何正确教育自己的下海孩?没有哪个父母生来就懂得如何教育自己子女的,都是需要一个不断探索摸索学习进步的过程。其实孩子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