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生活 > 家庭关系

“揠苗助长”的父母当心毁孩子的前途

“揠苗助长”的父母当心毁孩子的前途

随着社会脚步的不断加快,做为现在年轻的父母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过早的让孩子学习很多东西。似乎只要能够赶在别的孩子之前学会这些东西就定能前程似锦。其实,每个儿童的发展都应该遵循身心发展规律的顺序性、阶段性,抓准关键期才能够平稳发展。

在这个什么都要往前赶的社会,对于孩子的教育确实还要寻求平稳发展,否则只会自毁前程。

第一:不宜过早的学习走路

专家建议:不满周岁的孩子,学爬比学走步更适合。

原来是因为婴儿刚出生到一周岁以后都处于近视眼的状态。而爬行是孩子视觉系统健康发育必不可少的关键阶段。未经历爬行的孩子较容易产生视力发育障碍。其次,孩子的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都还未发育完成,学走步时会增加受伤的可能性,由此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负担,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发展。

第二:不宜过早的写字

许多父母为了培育出所谓的“神童”,让孩子过早的学会写字。从孩子的身心发展角度来说,幼儿期的孩子神经抑制技能教差,手部肌肉群发展未成熟,并不能长时间的控制自己的行动或者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因此,专家建议5周岁之前,不宜让孩子书写。

第三:不宜过早的让孩子与宠物接触

许多家长都有意识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热爱自然,爱护动物的心态,殊不知较小的孩子最好少于宠物亲密接触。因为宠物的毛发、皮屑、唾液等都是危险的过敏原,容易被孩子吸入口鼻中。而婴幼儿的身体抵抗力差并且较为敏感,宠物身上的细菌容易产转移。

第四:不宜过早的接触“大道理”

一般有经验的父母都知道,和孩子讲大道理无异于对牛弹琴。因为孩子太小,他不能够理解大人世界所理解一些字眼,所以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应该是指责或是教育。而是帮助孩子克服错误现象。

生活中还有许多不宜过早的事项,但万变不离其宗。父母应该用心去发展,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让孩子平稳发展。走寻常路也能成为不寻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