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幸福”成为有名无实的口头禅
幸福一旦太廉价,追求幸福也就是失去了意义;满足于廉价的幸福,透露的恰恰是真正幸福的可望不可即。
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母女俩人坐在溪水旁的一块大石头上,脱了鞋子,把光脚翘得老高地在晒太阳,上面的标题是“晒自己的幸福,让别人来看吧”。这大概是配合眼下“谈幸福”的热门话题,在报纸语言中追赶某种话语时髦。这样使用“幸福”一词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新时尚。
一般人在说话中使用“幸福”一词,往往指主观感受到的快乐和满足,这种快乐和满足取决于偶然、短暂的情绪体验。在普通话语中这种用法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也不必计较或当真。但一旦上升为某个社会“幸福生活”或“好生活”的显示或证明,那就成了一个问题。在和熙的阳光下感觉舒适快意,是狗是猫的动物都能感觉这种快乐,将此称为只有人类用心灵才能感受的“幸福”,不知道是在恭维还是在挖苦。
幸福一旦太廉价,追求幸福也就是失去了意义;满足于廉价的幸福,透露的恰恰是真正幸福的可望不可即。作家张贤亮在一次访谈中说起自己当右派时的经历,他先是说,“我个人最不幸的时候也是我们民族最不幸的时候”,接着又说,“劳改是很幸福的。有很多人想劳改而不得,懂吧,进去劳改,判几年,你就在里面劳动就算了,有的人在外面天天要进行政治运动,天天要进行批判,天天要为那一点票证发愁,我进去什么也不发愁了。那个时候中国有一段激进的时期,叫‘低标准、瓜菜代’,恰恰是劳改队里面死人的比例比外面的人要少,因为至少稀汤每天还有得喝”。
张贤亮说的“幸福”是他的自我调侃和自我解嘲,丝毫不能证明他那个时代的社会幸福。索尔仁尼琴在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中也说了一个类似的“幸福”故事。斯大林时期劳改营的犯人伊凡·杰尼索维奇·舒霍夫从前一天晚上起就觉得不舒服,有些发烧,他早晨起来,觉得头昏眼花、全身无力,不知道这一天要怎么熬过去。可是一天下来,居然过得非常顺当:没有关禁闭,他们小队没有被赶去干最苦的活,午饭的时候赚了一碗粥,砌墙砌得很愉快,搜身的时候偷带的锯条也没有被搜出来,晚上又从别的犯人那里弄到了东西,还搞到了烟叶。没有生病,一天就这样挺过来了,没碰上不顺心的事,“这一天简直可以说是幸福”。
十八、十九世纪,英国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边沁(JeremyBentham)用“幸福”的观念,来推动当时的社会和司法改革,在这之后的将近一个世纪里对很多思想家产生了持续的吸引力。幸福成为一种以改善民众生存状态为现实目标的政治伦理。“幸福”被用来代替传统政治哲学的“正义”,以区分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对”和“错”。这个新的价值概念后来被用作为公共政策的导向。
相关文章
-
影响孩子心理的家庭因素一般在家庭中我们都知道很多人都会存在很多的莫名其妙的关系,而且就像一些夫妻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子女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婆媳之
-
住高层的人阳台有哪些注意的事项?一般现在的房子都是一些小高层,但是在小高层上面住着,其实也是有很多的风水禁忌的,如果是想要自己变得越来越随心,那么现在就
-
警惕 十种心理压力会让你家庭破碎因为现在的社会也是越来越开放了,人们的思想也是,开放了很多,现在的婚外恋其实也是有非常多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警惕十种心理压
-
如何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处理家庭关系时,尤其要注意处理好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儿童的个人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对于儿童心智的开发,各方面素
-
你的孩子是哪种气质?如何正确教育自己的下海孩?没有哪个父母生来就懂得如何教育自己子女的,都是需要一个不断探索摸索学习进步的过程。其实孩子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