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婚姻中的界限与幸福
“小别胜新欢”,“距离产生美”,这些道理大家都懂。其实这里面所涉及到的就是内心的自我界限。一个内心没有界限的人,要么对另一半完全依赖,要么自我膨胀,具体表现就是忽冷忽热,没能找到一种适中平衡的方式来与人交往。
爱要有适当的“距离”,但不要“疏离”;关系需要“界限”,但不要“局限”。既使是再亲密不过的伴侣,也是两个人,在生活和情感上有属于自己的部分,也有属于两个人共同的部分,这两个部分是需要共识和平衡的。 “有点黏,又不会太黏”,这是台湾某个推销米的广告词,形容煮出来的米饭是黏度适中,我当它来形容我们与人的关系,特别是伴侣或亲子这类的亲密关系。太黏了,叫人窒息得想要逃开,一方期待更多的亲密,另一方希望能独立自由,形容一个人拼命地在后面追,一个人死命地在前面逃。太松了,又让人几乎忘了这关系的存在。爱要有适当的“距离”,但不要“疏离”;关系需要“界限”,但不要“局限”。既使是再亲密不过的伴侣,也是两个人,在生活和情感上有属于自己的部分,也有属于两个人共同的部分,这两个部分是需要共识和平衡的。
一、保持婚姻中的界限与幸福
一个没有界限的人是:1.为别人活,而不懂为自己活;2.被人控制,而不懂自我尊重;3.为别人负责,而不懂为自己负责;4.失去控制,而不懂掌握自己。
你需要:为自己做出选择、决定,并为自己所做的选择和决定的后果负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掌握自己的生活,而不需要为别人的行为负责。婚姻心理学家长期研究发现,完整、幸福的婚姻总是有根神秘的“爱之链平衡”,将婚姻内的两个不同身份、不同成长背景的人,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无论春夏秋冬、寒来暑往,还是岁月的沧桑巨变,都始终不渝地永续着两人真爱的传奇!而大部分芸芸众生的爱情与婚姻,外表看起来也很不错,璀璨亮丽,可一阵微风吹来,便阵阵颤抖;倘若强风袭来,后果更不得而知。因此,有人说,大部分人的婚姻,不是活在爱里,而是活在恐惧中。
由于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的桎梏,加上错误的社会价值观的误导,国人对待婚姻的态度,不自觉地被导向了重视“形”而忽略了“神”的方向;夸大了“外延”的建设却忘记了“内涵”的经营。酿造出许许多多“烂苹果”似的婚姻模式,或称它为新时代的“合作社”一样的家。不是吗?婚姻与家庭里缺少真爱,像个“烂苹果”,表皮光鲜,内核和果肉早已腐烂。婚纱的艳丽尚未褪尽,爱情的赞歌竟已变成了分手的哀曲!多少夫妻,打着一张“为了孩子牌”,维系着项目合作制的家庭!
这一系列痛苦的、麻木的、扭曲的、变形的、生病的婚姻,我们称其为“共同信念缺失症”。 何谓婚姻内的“共同信念”?简单地讲,就是两个完全不同性别、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长历程、不同价值信念的人,因爱情而走进婚姻里,在共同的生活中创造及培育的“爱”与“价值”。也可以说是两人各自的价值观、信念及人格模式的交集部分。
在婚姻里拥有足够“共同信念”的夫妇,感情会持久地加深,并随环境、时空的变化增添新的内涵。 美满而健康的婚姻并非从天而降,是需要双方用心努力地经营。本着此种理念,在婚姻的道场里修炼成仙——做个快乐幸福的女人或男人,是每个人所享有的“天赋人权”!
二、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积极的自我成长
自我成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生命中你所体验到的一切快乐美好幸福的感觉都与"自我"有关。"自我"是什么?很多人错误地以为谈自我即是自私、缺少同理心、自大、不顾他人死活等等,这是对自我的误解。"真正的自我"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清晰的明确的"知道",知道"我喜欢什么?我害怕什么?我需要什么?我讨厌什么?我的价值观是什么?"了解了自我,既能准确地把握自己的需要,不委屈不压抑;同时,又能设身处地地顾及别人的需要及感觉。拥有自我的人际关系和婚姻关系是坦荡的、流畅的、健康的、富有生命力的。
2. 放下对“完美婚姻”的期待
有人,特别是感性发达的女孩,在恋爱当中常常幻想着灰姑娘和王子的爱情故事。那里充满诱人的玫瑰芳香,那里萦绕着丝丝不绝的情爱蜜语。那里的一切,深深地撞击着饱富浪漫激情的女人的心扉。于是,一些女孩便对未来的婚姻涂上了梦幻般的色彩,痴想着一个潇洒健壮的王子时刻不离左右,为她奉上最到位的服务、体贴及呵护。还有些女孩,童年成长的遭遇令她缺少父爱、母爱或安全感,自我感的匮乏令她寄希望于婚姻给她这些满足,期待一个像父亲一样的男孩照顾她的起居生活。诸如此类的可怕的"美好幻想",将现实平淡的婚姻推向一个十分危险的悬崖,也预示着其将有伤痛的体验及结果。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也没有完美的女人和男人,又怎么可能有完美的婚姻和爱人呢?所有的完美期待,均源自头脑潜意识的"投射效应",将生命成长过程中未满足的"匮乏性需要"转移到对婚姻和爱人身上。在"投射"的作用下,这份感情经营得很"心苦",很吃力,也很无奈!原因很简单,被你期待的另一半,是你的老公,而非你的父母亲,他无法也没可能担当拯救你灵魂的天使。所以,他很累,你也憔悴!最后的结局可能是,由开始的"完美婚姻"发展到"烂苹果婚姻"(外表光鲜,内里腐烂),到最后的"豆腐渣婚姻",直至曲终人散!因此,敬告天下有情人,破除对完美婚姻的神话,老老实实地面对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另一半,学习成长,修来今生的福缘吧!
3. 婚姻没有最好,只有合适
对婚姻最好的形容莫过于"鞋子"和"脚"的关系: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配。这是一个辨证的关系:最合适的,也是最好的。婚姻就像一个桌面,靠四条腿来支撑,根基不稳,桌子愈高,就愈危险。维系婚姻平衡健康的四个支柱是:性格、性、爱、责任感。这四根柱子的稳定程度,制约着婚姻的生命力。有的女人对伴侣寄予了莫大的希望,就像追赶时尚名人,要有高仓健的冷漠,濮存昕的深沉,F4的青春。凡此对另一半寄予了名人特质的人,在和真实的伴侣互动的过程里,可能会比较辛苦。假如你对他"一见钟情",他身上散发的某种气质深深迷醉了你;而某一天,突然感到莫名的失落,你发现你用心地想要发掘对方身上的好,但经过努力之后终将失望,那种感觉是人间最凄凉的悲怆啊。 合适的,就是幸福的;幸福的,就是快乐的!无须奢求豪华、大气,要的是彼此对眼、舒服即可。
有人说,结婚前请睁大你的双眼,结婚后请你闭上一只眼睛。这话自有一番道理。培育对婚姻现实感的心理适应力是很关键的;同样,又能学习超越这种平淡无奇,在清汤中"撒"点盐或糖,于是改变一下口味,就能品尝到淡淡的甜和淡淡的咸。
4. 爱的承诺
婚姻的本质是一种承诺关系,一种基于爱的承诺。而这种承诺首先来自对自我的肯定及信任。时下都市里流行的"恐婚症",表面是对婚姻的恐惧,其实是对自我的不信任和不确定。
有人可能会困惑:"我怎么去判定那个人是否适合我?我凭什么来把握?"我曾听到一位海外华人女性专家说,对你的另一半的把握,你无法用理性和逻辑判断,只能靠感觉。这种感觉是在你与他的相处中,你的直觉告诉你的。如果你的直觉很坚定地对你说:就是他!没错,那就是他了!信任别人需要很大的勇气,还要冒险。无论现在的社会怎样的五彩斑斓,乱花迷眼;也不管高新科技有怎样的出奇制胜的形象打造,他的身上总能飘散出属于生命精华的元素。这些元素,让你能感受其心灵的跳跃和血液的流淌声。
保持婚姻中的界限与幸福,会依赖但不会完全依赖,保持适当的“距离”,但不会彼此“疏离”。在婚姻家庭中,要能积极的自我成长,要放下对“完美婚姻”的期待,找到合适的那个人更重要,当然还要有爱的承诺与责任。
-
为什么感觉每天过得很快一般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疾病的发生,而且严重的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疾病,尤其是对于一些年
-
如何对付坏情绪呢在生活中不是无时无刻都能如意的,人们会为家庭生活、个人感情、工作不顺等,继而有发生各种消极情绪,并且使得自己心情感到尤为
-
爱挑毛病的人 肯定也是不够自信现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爱挑毛病的人,总是感觉别人出现一些缺点和错误,其实这些人也并不是那么自信的,所以在
-
压力大怎么办?七个小办法可以快速的解压现在的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而且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压力大,所以导致很多人出现一些紧张感,或者是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
-
五种常见的病态心理到底有哪些?可能很多人对于常见的病态心理并不是那么的了解,其实这个属于是这些心理问题而导致的,如果是没有很好的及时去发现和治疗,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