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生活 > 生活心理

幸福标准因人而异 做到三不三有就是幸福

幸福标准因人而异 做到三不三有就是幸福

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幸福,但是要得到幸福却又是非常的不容易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如何让我们做到让自己幸福呢,其实我们只要在生活中做到三不三有就可以让我们得到我们应该有的快乐啦。

能做到“三不”、“三有”,就是幸福

对于什么是幸福,几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古往今来不少人试图对幸福理解中的一些共性加以归纳,以帮助人们找到一条通往幸福的路径。“三有”和“三不”说法,就是其中之一。“三有”指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有一个和工作无关的爱好,有一个能推心置腹的朋友。“三不”是指不馋、不懒、不烦。如果你能做到“三不”和“三有”,你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细细品味,这种说法确有一定道理。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大致可以理解为能够获得一种可靠的谋生手段,这无疑是个人幸福最为基本的前提。受我们固有文化传统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可靠的谋生手段不仅仅是个人生存的基本物质前提,也是履行好家庭伦理或法定赡养义务的基本物质前提。由此观之,它所决定的通常又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幸福。一个与工作无关的爱好,可以使得一个人在衣食无忧后,精神上得以充实、能够自得其乐。一位能推心置腹的朋友则有助于获得一种可靠的社会支持,排解个人的孤独感,使其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至于“三不”,在这里,我们可以将“不馋”理解得宽泛一点,或者干脆代之以“不贪”,就是对生活保持一份合理的期待。不懒,可以理解为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方式,通过努力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回报。不烦,就是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心情舒畅,拥有健康的心理。一个人拥有了这些,他怎能不幸福?

幸福标准因人而异

其实,类似的归纳也是心理学研究者对幸福进行科学研究时经常采取的做法。例如,较早对幸福进行科学研究的美国心理学者威尔森,在上世纪60年代就试图为我们描述一个幸福的美国人所必备的特征:精力充沛、身体健康、受过良好的教育、收入较高、性格外向、乐观豁达、无忧无虑、有宗教信仰、有婚姻生活,具有高度的自信和工作热情、适度的欲望,同时拥有无限的智慧等。专业这些研究价值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思考和梳理那些能带别。不过,依据这种归纳而进行的心理指导,无疑会大大唤起我们体验幸福的意识,并提高我们体验幸福的能力,进而提升我们的主观生活质量。

我们只要在我们的生活中做好这三不三有就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简单,变得幸福,所以我们就应该在我们的生活中多多注意我们自己的行为,让我们的生活可以变得更加的幸福美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