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生活 > 生活心理

什么是自我暗示法

什么是自我暗示法

暗示在人类的生活中具有很大作用。当人在清醒状态下,暗示虽也有作用,但在催眠状态下,暗示的内容进入潜意识领域更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威力。在催眠状态下的暗示,不仅能够改变身体的感觉、意识和行为,而且还可以影响内脏器官的功能。

脑科学研究证明,大脑前额叶不仅与意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有关,而且前额叶与调节内脏器官活动的下丘脑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纤维联系。这种结构上的联系可能是人类能主动利用意识和意象来调节和控制内脏生理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

潜意识对调节和控制*的呼吸、消化、血液循环、免疫反应、物质代谢以及各种反射和反应均起着很大作用。许多研究证明,在催眠状态下暗示身体处于不同状态,代谢率就出现相应的变化,如暗示正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时,代谢率可上升25%。应用自体发生训练法进行自我催眠,使心身放松后,代谢率比平时的安静状态降低15%-20%。

实验研究还发现,动物在性活动的高潮期和人在喜悦、大笑、听悦耳音乐、回忆幸福的体验时,则有大量的脑啡肽和内啡呔的分泌,相反,当身体有疼痛或痛苦等消极性情感时,则在体内有大量的p物质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内啡肽类物质也具有抑制体内产生p物质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

因此,在催眠状态下,根据强化的原则,自己不断地强化积极性情感、良好的感觉以及正确的观念等,使其在意识和潜意识中印记、贮存和浓缩,在脑中占据优势,就可以通过心理生理作用机制对心身状态和行为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因而,当应激和焦虑状态时,体内分泌的大量去甲肾上腺索引起的心悸、心跳加快、呼吸增强、头晕、出汗、胃部不适、下肢发软(面条腿)、皮肤发凉和精神恐惧不安等症状,经过一定时间的自我催眠暗示很快得以消除。

使人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很多。如利用单调声、光和按摩刺激或借助脑波、皮肤电阻等生物反馈装置帮助放松心身,更可加速进入催眠状态。通常采用自行闭目安神,调整呼吸,数呼吸、听呼吸声,辨别吸气和呼气的气流温度差别,再结合用意念按一定顺序放松全身各部肌肉等方法进行自我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