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生活 > 生活心理

用童心去理解孩子

用童心去理解孩子

家长不理解孩子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家长不同,行为习惯和家长不同,等等。孩子的做法往往带有时代特色,而家长的做法往往带有过去时代的痕迹,两代人的经历不同,当然会有很多不理解。

那么,如何由隔阂向理解转化呢?

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

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就不会有童心,尽管你是为了孩子着想,但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比如,孩子下雪天想和小朋友去打雪仗,可是妈妈怕孩子着凉,把他关在屋子里。孩子苦苦哀求:“妈妈,让我玩一会儿吧,玩一会儿就回来。”妈妈却说:“外面天气冷,当心着凉。他们比你大,会欺负你的。你有这么多玩具,在家自己玩!”孩子哭了,这小天地怎么能与小伙伴打雪仗相比呢?

有的孩子非要用自己的电动玩具去换小朋友手中的泥人,有的孩子养个小蝌蚪会倾注全部心血……这些在大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可对孩子来说却是正常的。

“每一个孩子在思想观点、感情、感受、快乐、不安、忧愁方面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谁了解孩子的心理,谁就会赢得孩子的心,取得教育的主动权;反之,则会产生顶牛现象,甚至遭到孩子的怨恨,费力而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