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生活 > 生活心理

弹性自尊也是有的

弹性自尊也是有的

俗话说:“人有脸,树有皮”,这话指出了人的脸皮的重要性。所谓“脸皮”不过是人的自尊心的一种通俗形象的说法。心理学认为,自尊之心,人皆有之,人的尊严不容冒犯。自尊上一和精神需要,是人格的内核。从一定意义上说,维护自尊是人的可能和天性。在现实生活中,自尊心的强弱程度因人而异。有的人自尊心特别强,把面子看的高于一切,脸皮很薄,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过分敏感;只要稍有一点冒范,哪怕是开个玩笑就受不了,常常失去理智,要么火冒三丈,进行反击,要么拂袖而去,从此结仇。这样的人很难获得交际成功,其结果只能是心理承受力越来越脆弱。

相反,也有的人脸皮太厚,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厚颜无耻,不惜出卖个人尊严,即使受到羞辱,脸也不变颜色,到了麻木不仁的程度。这种人在交际过程中也许可以成功一时,但最后是要遭到人唾弃的。表现在自尊心上的这两种倾向都有失偏颇,不利于自己良好形象的树立。

但对于青年人来说,脸皮太薄可能是主要问题。这是影响他们开拓交际圈的主要心理障碍,初涉世事,必然会遇到很多在家庭、学校不曾遇到的新问题。面对复杂情况,如果自尊心缺乏一定的承受能力,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

如此看来,为人处事若无自尊,脸皮太厚,不行;反过来,自尊过盛,脸皮太薄,也不好。正确的原则是:从交际的需要出发,让自尊心保持一定的弹性,做到当厚则厚,当薄则薄,把握好自尊心的这个“度”。

实践证明,要把握自尊心的弹性,需要从两个方面努力:

一是从思想上认识,认清自尊的需要和交际的需要两者之间的关系。大凡过于自尊的人,总把自尊看的很重,摆在了不适当的位置。因此,我们应把看问题的立足点变一下,不要光想着自己的面子,还要看到比这更重要的东西,比如事业、工作、友谊等等。如果遇事我们多想想这些,那么脸面就会找到其合适的位置。另外,还应坚持把实现交际的宗旨看的高于自尊,让自尊服从交际的需要。有了这种思想,对自尊就有了自控力,即使受到了刺激,也不至于脸红心跳,甚至可以不急不恼,哈哈一笑,照样与对手周旋,表现出办不成事不罢休的姿态,直至交际的成功。懂得了自尊与交际目标的关系,我们就会变得更加理智,就能交际场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其二、交际过程中,要审时度势,准确地把握自尊的弹性,追求最佳效果。在这几种情况下你要特别注意:

――当你受到冷遇时。有时候,你出现在交际场上,可能被当成不速之客,坐了冷板凳,你的自尊心面临着挑战,但,千万别发做。这时,你不妨多想一想你的使命、职责,为了完成任务,迅速加大自尊的承受力度。

其实,在陌生人之间,大家彼此不了解,给予冷遇是常有的事。如果你太敏感,并与人计较,交际八成不会成功。你可以假设对方的冷遇不是成心的,自己不必在意,你的心理就不会过份倾斜。于是把脸一抹,继续和对手周旋,结果就大不相同了。比如:有个乡镇工厂濒临倒闭,为了找出路,派出很多人到大厂去找。一青年女工找到一家工厂见厂长,右是这个厂长见的人多了,有些烦,便板着脸说:“厂长不在,开会去了。”她说:“我等着。”“等也没用,你快走吧。”说完把她赶出门,她被搞得狼狈,自尊心无疑受到了挑战,她脸红了,但并没有赌气离开,而是在门外面等待。当厂长下午上班时,见到她还没走,有点感动了,说:“对不起,我就是厂长。破例没见过你这么有耐性的,你的事我给你办。”试想,如果她脸皮太薄,一气之下拂袖而去,也就没有这个理想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