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好父母
1、如果一个人能做自己的好父母,也就一定能做孩子的好父母。
什么叫“做自己的好父母”呢,就是你有没有办法对自己温和而又坚持。也就是说,当你失败了,有挫折感了,你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你会不会对自己非常严厉?会不会不能原谅自己?如果是的话,那么当你成为父母后,你的孩子犯错时你也会这样对他。另外一点就是你有没有办法管得住自己,你的内心能不能对自己坚持说“不行”,如果你能做到,那么你以后面对孩子时就能对他说“不行”,如果你不能,那么对待孩子时你可能也完全凭心情,不懂得如何拿捏分寸。
2、暴躁的父母要先处理自己心理的情绪,而不是把情绪转嫁给孩子,这样你就能成为好父母。
暴躁,不是天性,而是因为你心里有某种情绪没有处理掉。我其实是一个很有性格的人,但是我不会对别人乱发脾气,这是我处理好了的缘故。所以,暴躁的父母首先应该去处理自己里面的东西,而不是把情绪转嫁给孩子。这种处理不是压抑。如果我生气了,我就会告诉孩子们我生气了,我不喜欢。这时,孩子们自己就会注意了。因为我们的关系一直很好,他们不愿意去破坏这种很好的关系-其实孩子天生就知道,他的感情,生理上的需要统统都要靠父母,所以,只要是父母的要求是合理的,孩子就会想办法不去破坏那种关系。除非你太不合理,他才会拼命地烦你。
3、父母在意旁观者的眼光、同辈人之间不自觉的攀比等,是因为缺乏自我认可,需要自我调整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
缺乏自我认可的父母,往往要通过孩子的表现和孩子的改变来证明自己的水平。比如,一位自我力量不足的妈妈总会要求孩子教养好啊、有礼貌啊、成绩优秀啊……用这些来证明自己是个好妈妈。但如果你的自我认可足够的话,孩子吵闹时你会去想他可能情绪不好,孩子遇到了问题时,你会想作为一个妈妈应该怎么帮助他,而不会把这些变成个人问题,脑子里总是想“哎呀,他这个样子让人看到的话,会怎么想我?”其实,孩子最讨厌被利用的感觉,如果你总是对他说“你一定要好好表现,要不妈妈的脸就被你丢光了”,那么孩子明白你为他做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你自己的面子,那么他反而会变得反叛。
因此,父母要先把自己的自我整理好,让自己成为一个特别多选择的人,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成为一个能觉察到自己的内在而且能够把内在表达出来的人。萨提亚女士认为,一个人只有把自我的部分处理好了,他就能够去应对外界各种各样的问题。
4、父母对孩子具有补偿心理,说明他没有办法接纳自己的成长,不能忘记自己对父母的渴望。
这时,首先应该要求自己不要怀着太多的遗憾、渴望,因为这样会使得自己在面对孩子时拿捏不准,要不做过头了,要么做太少了。然后,就是尝试从自己的成长中看到积极的一面,问自己:“我能不能接受自己的成长?也许很困难,但是我毕竟今天活得还不错啊,而且,因为它,我还更加坚强、独立和包容……”童年生活中,一定会有遗憾的东西,但是也肯定带给过你积极的东西,无论如何,你自己走过去了,也学到了很多。所以,请接纳你自己,接纳你的成长,放下对父母的渴望。
同样,孩子的渴望是属于他自己的,你没有义务去完成他的渴望,就好像你的父母没有义务要完成你的渴望。每个人的期待都是属于自己的,别人如果愿意完成你的期待,要心存感恩,如果没有的话,那只是自然。如果我的孩子跟我说别人的妈妈怎样,我会跟她说:“对不起,我做不到”。而且我会让他知道,你能完成我的期待我很高兴,但如果你不能完成,我一样接受你,一样喜欢你――妈妈能无条件地接受你,那么,妈妈如果不能完全满足你的期待,你能接受妈妈吗?
-
为什么感觉每天过得很快一般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疾病的发生,而且严重的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疾病,尤其是对于一些年
-
如何对付坏情绪呢在生活中不是无时无刻都能如意的,人们会为家庭生活、个人感情、工作不顺等,继而有发生各种消极情绪,并且使得自己心情感到尤为
-
爱挑毛病的人 肯定也是不够自信现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爱挑毛病的人,总是感觉别人出现一些缺点和错误,其实这些人也并不是那么自信的,所以在
-
压力大怎么办?七个小办法可以快速的解压现在的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而且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压力大,所以导致很多人出现一些紧张感,或者是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
-
五种常见的病态心理到底有哪些?可能很多人对于常见的病态心理并不是那么的了解,其实这个属于是这些心理问题而导致的,如果是没有很好的及时去发现和治疗,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