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生活 > 生活心理

心灵的阳光是希望!

心灵的阳光是希望!

外界心理刺激可以改变大脑的物质基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这个结论同样意味着,我们如果总是给人好的心理刺激,大脑的物质组成就会朝好的方向发展。这也就是心理治疗为什么会产生跟药物治疗一样好的效果的、甚至是更好的效果的科学解释。

良好的心理刺激也可以是自己给自己的。比如即使在很糟糕的环境下,别人无法对我们施以援手,我们自己也无计可施的时候,我们不管怎样至少还可以给自己一个极其重要的礼物——希望。

希望不是物质的存在,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可以产生实实在在的力量。所以它有时候跟物质的存在也没有什么区别。有人说,用希望这样虚无飘渺的东西来振奋精神,点自欺欺人的味道。这些人忘记了,一切精神活动都可能是虚无飘渺的,但并不等于精神活动对人类来说可有可无。

总是让自己保持希望,就相当于总是给自己的大脑以良性的刺激,大脑就会处在有利于良性情绪产生的状况中,良性情绪会导致良性认知,也会导致良性行为,所以内心有希望的人会心情愉快,看待事物乐观,行为从容而有有条理。在这样的精神状况中,又有何束可为?

相反,没有希望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即使外界的情况不是很糟糕,容易丧失希望的人也会主动放弃努力,从而错过一个又一个的改变处境的机会。在结果变得最坏的时候,他甚至可能会说:我当初就知道,情况肯定会变得这样坏的。他不知道的是,恰好是当初他的所谓的“知道”,使他失去了希望,也推动闻由希望所推动的振奋的精神,才使结果如此之坏的。

在医学上,有很多希望创造奇迹的例子。比如对癌症患者的治疗。统计资料显示,对活下去抱有希望的患者,比丧失了希望的患者,存活的时间要长得多。在这样的例子中,希望所起的作用是:让人心情愉快,这可以增加*的免疫力;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所采取的医疗措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