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生活 > 生活心理

要去宣泄不佳的情绪

要去宣泄不佳的情绪

自古以来,祖国医学把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视为基本情绪,七情太过是致病的内因。现代科学对情绪作了大量的研究后证实:一个人的情绪发生变化时,除了言语、动作、表情等外部表现外,还伴随着一系列的内部生理变化。一些常见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肠、糖尿病、胆石症等都与长期情绪紧张有密切关系,长期的情绪抑郁、怨恨和忧虑如果得不到渲泄,还会增加患癌症的机会。

适度的情绪发泄象夏天的暴风雨一样,能够净化周围的空气,倾吐胸中的抑郁和苦衷,能缓解紧张情绪。发泄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各种对话、民主生活会等发表意见,也可找知己谈心或找心理医生咨询或通过写文章、写信来表达情感。如不能奏效,干脆痛哭一场,哭是渲泄情绪的一个好方法。孩子遇到了伤心事,常常一哭了事。成年人,特别是男子,多以“男儿有泪不轻弹”自居,强忍悲痛而不流出眼泪。有关资料表明,这种悲而不哭的情绪同男子患冠心病、胃溃疡、癌症比女子高有关。因为悲伤和恐惧等消极情绪会使体内肽和激素含量过高而危害健康,而眼泪能帮助排泄一部分与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

发泄在心理学上叫渲泄或释放,是解除心理失衡的基本方法之一。事实上,要保持好情绪,避免坏情绪并不容易,这与一个人的苦乐观、得失观、生死观息息相关,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后,才能经常保持情绪的安定。适度发泄有益健康,不等于提倡动不动就大发雷霆,稍不顺心就甩瓶瓶罐罐。发泄要有节制,不能什么都发泄。如果在外面受了气,回家到妻子头上发泄;同志间有了矛盾,拿工作来出气,那只会自寻烦恼,对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