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生活 > 生活心理

调节不良性格的方法

调节不良性格的方法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不是说人的性格就不能再改变了呢?如果是这样,又何来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呢?

大学时代是我们成长的第二个关键期,是第二个巨大转折发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性格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并且学习能力也是最强的,如果我们真正把握住了大学这个第二个关键期,我们才能真正成长起来,将来踏入社会也会更快地适应更复杂的生活。

1. 昂起你的头—— 克服自卑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很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得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

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回到家里,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

其实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头来,快乐会使你变得可爱—— 人人都喜欢的那种可爱。

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而很多人却因为太在意外在的东西而失去很多快乐。自卑在我们大学生中屡见不鲜。

自卑感是对自己不满、鄙视、否定的情感。自卑的外在表现是认为他人瞧不起自己,而实际原因是自己瞧不起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鄙视你,除了你自己。

“2.23”主犯马加爵就有深深的自卑情节。进入大学后,由于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拮据,甚至因为没有鞋穿而不好意思去教室上课,生活习惯又与其他同学有很大差异,加上性格方面的原因,使他在生活、学业、人际交往等方面遭遇了许多不如意,这使他的心理更加扭曲,认为同学都看不起他,嘲笑他。问他为什么杀人时,他说,“我觉得我太失败了”,“可能是因为我比较穷,我觉得他们都看不起我”,“他们老是在背后说我”,“以前我很想和他们融合在一起,我试着说一些笑话,但给我的感觉每次却是招来他们的嘲笑”。可以说长期的自卑使他的自尊心变得非常敏感,感受的、记住的都是周围人对他的伤害,而对他的好处都逐渐在他的意识中淡化了,因此他心中充满了仇恨,最终导致了杀人的犯罪行为,也毁灭了自己。

或许有人会说马加爵是一个极端的个案,对大学生不具有代表性。那么让我们一起看看校园中的大学生吧。

大学校园中比较容易自卑的有如下一些人。

(1) 家境贫困的人。感到别人的穿着打扮,业余活动,闲聊话题都好像和自己格格不入。因此郁闷不合群。如果再加上学习成绩不如人,便更加感觉抬不起头来了。

其实,小小年纪,就有了生活的负担,我相信这样的人比很多同龄人更能体会生活的艰辛,也更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家里贫困,没什么可自卑的,反而会成为成长过程中一份难得的生活阅历。很多有作为的人,小时候都家境贫寒。“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没有人会24小时关注你的家境,对你评头论足,能够24小时斤斤计较你的家境的人,只有你自己。如果自己都觉得寒酸,那只能说明你自己瞧不起自己,看不起自己的家庭。

此外,不是说因为“家境贫困”,就一定得学习第一名才能让自己抬得起头,才能扬眉吐气。没必要非要跟家境好的同学比,非要比他们强。要看到他们的优点,也许他们因为小时候有条件,所以见多识广,也许比较有情趣。这些都可以学,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自己也会越来越优秀。

(2) 觉得自己学习成绩或者能力不如别人,因此自卑泄气,觉得“世界之大,怎无我容身之地”。

很多同学进入大学之前,都是当地的天之骄子,可是进了大学之后才发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由“白天鹅”变成了“丑小鸭”,从而产生自卑。其实在大学里,并不是完全靠学习来衡量一个人的,更多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如人际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演讲能力以及个人的才气等。将来毕业找工作也不完全看学习成绩。所以,只要自己没有虚度时光,成绩不如别人,没有什么可自卑的。

(3) 身高长相不如别人。大学生都正处于情窦初开的年龄,因此对自己的身高长相尤为关注。会因为自己身高长相不如人,而把自己封闭起来,或者说把自己保护起来。甚至有些人明明自己是颗珍珠,却偏认为自己是一片瓦砾,独自自怨自艾。

调适方法: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人有所短也有所长,不要为自己的所短而自卑;进行自信心磨练,将目标定得切合实际些,多积累成功的愉悦体验;确立合理的评价参照系和立足点,若以强者为标准则可能自卑,因而寻找适合自己的评价标准就显得很重要。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理性的比较方式是多与自己作纵向比较而不是一味地与人作横向比较。有了足够的自信心,自卑感就会悄然而退。开朗一些吧!相信有很多同学,不管家境如何,学习成绩如何,能力如何,人都很不错。告诉自己,“大家是平等的”,一定能交到好朋友!

2.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 克服羞怯

害羞在大学生中并不少见。比如不敢在大众场合发表意见,害怕与陌生人打交道,路上见到异性同学会手足无措,见到老师会难为情,说话感到紧张等等。

害羞是一个人自我防御心理过强的结果,他们常常过于胆小被动,过于谨小慎微,过于关注自己,自信心不足。他们特别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总觉得自己时时处在众目睽睽之下,于是敏感拘束,一句话要在喉咙口反复多次,一件事总要左思右想,为此搞得神经紧张,坐立不安。

害羞之心人皆有之,但过分的害羞,不该害羞时害羞,尤其当害羞成了一种习惯,则是有害的,它会导致压抑、孤独、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还会阻碍人际交往,影响一个人才能的正常发挥。

调试方法:

(1) 要增强自信心。

许多害羞者在知识才能和仪表方面并不比别人差。研究表明,怕羞的女大学生自以为长得不美,但不相识的男生凭照片都认为她们与那些社交活跃的女生一样动人。因此要正确评价自己,多看到自己的长处。

(2) 放下思想包袱,不要过于计较别人的议论。

每个人都会说错话、做错事,这并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有完美的人和事。即使有人议论也是正常的,俗话说:“哪个人后无人说”,没必要太看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会使自己变得更洒脱。

(3) 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

胆量和能力都是锻炼的结果,要敢于说第一句话,敢于迈出第—步。上课、开会时尽管坐到前排去;走路时抬头挺胸,把速度提高四分之一;主动大胆地和别人尤其是陌生人、异性、老师讲话;与人说话时,正视对方的眼睛;在高兴时,开怀大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