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猜疑别人没有道理
“君子有事求诸己,小人有事求诸人”。遇事不从自己找原因,猜疑别人显然没有道理。在某局工作的王先生参加工作十年多了,前不久局党组讨论党员发展问题,他满以为这批发展没问题,谁知却没他,于是他猜疑是他处长说了他的坏话。后来,分管党务工作的副书记见了他说话有些不大自然,他又对副书记产生了怀疑,这些天,他思来想去,疑虑重重,寝食不安,既烦恼,又痛苦,工作上也提不起精神。
笔者认为王先生的苦恼和痛苦不是别人施加于他的,而是他在自思自想折磨自己。因为他的主要问题是对人有疑心,这种疑心是依据某种个别的、表面的现象,或是从某一假想出发,没有把握地进行判断和推理,并把这种主观想象变为成见,无端地背上了心理负担而自寻烦恼和痛苦。心理学认为,猜疑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品质,一经产生,其消极作用很多,既会影响内部团结,又会影响自己的情绪,有损心理健康,并且还可能引起一系列的错误行为,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良的后果。那么,怎样消除猜疑心理呢?
首先,要与同志坦诚相见。相互了解,彼此信任,是人际关系中消除猜疑心理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同志之间的情谊、和睦,来自于信任和真诚。奉劝王先生不妨静下心来,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主动地与自己所猜疑的对象心平气和地谈一谈,坦诚地交换看法。沟通思想,他人也许会给你指出自己的不足,帮你理清迷乱的思绪,指明努力的方向,这样,不但可以消除误会,还能更加增进彼此间的友谊。
其次,要注重实事求是。对周围的人和事,要一是一,二是二,善于调查研究,学会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观察、分析、思考问题,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根据直觉和经验判断是非曲直,缺乏理智的思考和分析。实践表明,直觉往往是不可靠的,个人经验是有限的,某个结果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切忌只凭主观臆想轻率地做出结论,更不能随意地猜疑他人。
第三,要培养豁达大度的胸怀。一个心胸宽阔、胸襟诚笃、与人为善的人,一般总是用好心思去对待和评估别人的,对别人既不胡乱猜疑,也不时时心存戒备:遇事多是严以律己,从自身的思想、工作和作风等方面查不足,找原因。这样许多不尽如人意的事就可以想得开,解得了,就不会有很多的疑虑、忧心。
-
为什么感觉每天过得很快一般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疾病的发生,而且严重的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疾病,尤其是对于一些年
-
如何对付坏情绪呢在生活中不是无时无刻都能如意的,人们会为家庭生活、个人感情、工作不顺等,继而有发生各种消极情绪,并且使得自己心情感到尤为
-
爱挑毛病的人 肯定也是不够自信现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爱挑毛病的人,总是感觉别人出现一些缺点和错误,其实这些人也并不是那么自信的,所以在
-
压力大怎么办?七个小办法可以快速的解压现在的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而且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压力大,所以导致很多人出现一些紧张感,或者是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
-
五种常见的病态心理到底有哪些?可能很多人对于常见的病态心理并不是那么的了解,其实这个属于是这些心理问题而导致的,如果是没有很好的及时去发现和治疗,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