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生活 > 生活心理

有一个出口也许在借口背后

有一个出口也许在借口背后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快马加鞭做完手上的活,那种感觉轻松得就像诗里描绘的一样——“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可是有时候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好像被一种隐隐的“下坠感”拖着。在很多书里你会读到关于借口的分析,有一些非常有道理,有一些却让人感到受到了批评指责,认为借口是不负责任,这好像无形中又增加了我们身上的挫折感和压力。在这种挫折感和压力之下,似乎负担更重了,难免更加拖延。

或许在你的生活与工作中,太多人曾善意地或不怀好意的,曾严厉地或温柔地,曾直言不讳或含糊其辞地提醒你:不要给自己找借口。也许追求卓越的你不断地自我激励:一定要改掉拖延的毛病,一定要拿出说干就干的魄力来!其实真的不需要那么苛刻地对待自己的“借口”,我们不是神,我们只是人,人人都会找借口。《圣经》上记载我们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在被上帝责问为何偷吃禁果时,他们都为自己找了借口。这样说不是纵容我们在借口和推脱责任中沉溺下去,而是要首先宽容自己找借口的软弱,从而积极去寻找到一些方法,让自己有力量去消灭拖延的借口,一身轻松地往前走,这是一个超越自己的过程。

想到“消灭”,你是否感到自己需要像面对敌人一样一副防备的架势,其实不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要消灭这个影响你效率的敌人——借口,最好的办法是去认识它。让我们一起去接近这个借口,去认识它,拨开它表层的壳,去看看借口里面都藏着什么。

借口的后面正好是一个缺口

我曾经在过一个销售公司,记得有一个同事总是不会向客户要求生意,经常为客户做很多事,但是到了谈判的时候生意就跑掉了,销量总是上不去。同事们都会想尽量帮他,建议他要“厉害一点”。他每次呵呵一笑说:“我这个人就是不精明,可能是我们少数民族比较能吃亏。”这句话一直说了两年多,最后因为业绩不好被迫离开了销售公司。我接手他的市场,在拜访老客户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客户对他印象不深,有的甚至连他的名字都叫不上来。有一次我遇到他,他还没有找到太合适的工作,又和家人闹了一些矛盾,在外面喝闷酒,他问我为什么大家都忽略他、不重视他?看着他的样子我很希望他能感觉好一点,就想着说点开心的事情逗逗他,想起他以前的话,就对他说:“因为你是少数民族,比较吃得亏啊”。没想到他大声说:“谁说少数民族就一定要吃亏啊!我就是要学精明些。”

我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但我相信只要他敢于撕掉借口,看到下面掩盖的缺口——不够重视自己,容易让别人忽略自己。也就是他说的不够精明。其实他这是一个错误归因,少数民族就一定是不精明的吗?再说精明在这个世界上是一种很重要的生存态度和技能。当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是找了一个借口,就已经开始了修补缺口、完善自己生命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善的,命运赋予我们的使命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或许你出生在不够富裕的家庭,你有理由说:“我的家庭教育我的就是小富即安,我没有一个像洛克菲勒那样的父亲,所以我不可能成为精明的商人”;你也可能不幸成长在一个父母离异的家庭,你说可以找借口说:“我爸爸妈妈没有教会我责任啊,我也可以对自己的婚姻不负责任。”

其实这样的借口真的可以说是言之成理的,但是生命本可以更加精彩,更加完善,却因为自己给自己找的理由和借口,自己给自己局限的论断,一个自圆其说的荒谬理由,将自己原本可以很繁盛的生命之树种在了一个花盆里,那是我们自己对生命的选择。也是每个人对生命宽度和广度不同的诠释。只有那些追求卓越的人可以在每一个借口的后面去发现自己的局限和缺口,从而去修补和完善它。正如爱默生在《论自助》中写到的:“我们的力量来自我们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