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生活 > 生活心理

如何面对控制欲很强的人说不

如何面对控制欲很强的人说不

NO(不),这个词可谓是英文中最短的单词之一了。但要说出一个“不”字,对很多人来说却大有难度。

我们都明白,为自己的承受力设限可以降低压力,让自己保持清醒。但有时,一些人并不准备从你那里得到否定答案,你在这些人面前完全没有防备之力。阅读以下的内容,可以知道如何在这些超有控制欲的人面前保持立场。

拍马屁的人

你的朋友或许会夸奖你有多聪明,并声称如果你帮她完成一个志愿项目的话,她会心怀感激;老师或许会说如果你不为班级的周末派对做蛋糕的话,学生们会十分失望。不管何种情形,拍马屁的人会以迎合你的虚荣心的方式,让你觉得自己无可替代。

审视现实:如果你因为可以从中得到快乐而答应帮忙,这当然无可厚非。但你必须知道,没有人无可替代。“又不是动脑手术,其他人也能做--或许别人没你那么活力四射,但事情还是能完成,并且这个过程中,宇宙也不会爆炸”著有《250种方法说“不”》的苏珊·纽曼博士如是说,“别老是想着讨好别人。”

你的应对:扭转局势--反拍马屁。你无需放弃,你可以将选择权发配给对方,比如你可以说:“你做面包真的很棒,我给你食谱吧!你或许可以自己试试做面包哦。我想孩子们会喜欢的。”

内疚制造者

你的妈妈或许执意认为你从来不给她打电话—即便你一周打3次,在她眼中却是不够的。或者你明明和朋友正在共用午餐,他却感叹说你总是抽不出时间陪她。

审视现实:抽身出来,稍作观察。如果一个陌生人身处你的境况,你会作何感想?如果你已成年的孩子这样对你,你作何感想?你可以想一个朋友讨教下。如果你觉得自己无法处理,可以考虑咨询一下心理医生,为你理清思绪。

你的反应:“你为他人做事情永远没有底线,所以不要试图这样做”纽曼博士说。辩解是无济于事的,你没有任何胜算。你只需心平气和地高度对方应该如何做。“妈妈,我不想和你一直就这个问题做无休止的争论。如何我们没有其他事情可谈,那就先挂了电话,等找到其他话题了,再继续吧” 或者告诉你那“被抛弃”的朋友:“很抱歉你会这么想,但是我已经努力尽可能多的与你见面了。”

破坏者

你下定决心要减肥,可每次你和某位朋友出去吃饭,她总是试图让你点甜点。“就这吃一次嘛,不要紧的啦”她会这样说。“你不可能就这样来了,连巧克力蛋糕都不吃一块吧!”破坏者总是把她的选择强加到你的身上。

审视现实: 你要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随波逐流。想一下,当你在诸多减肥努力下,还是看到体重秤上的数字有了攀升,会有多么地懊恼啊。“学会说不并不是自私,而是自重。你在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哈佛大学谈判项目共同创办人威廉·尤里博士如是说。

你的反应:保持自己的立场,重新控制谈话的方向。你不需要很多借口或解释。“不用了,谢谢。我喝茶就可以。你会看这一季的《美国偶像》吗?我在想谁会是这一季的主持人呢”

抱怨者

每次你都同事接到一个艰巨的任务,她就开始抱怨不公平,说自己总是接到难题。她一直哀诉抱怨,直到你为了让她停止抱怨,主动去帮她的忙。

审视现实:即使她确有她的理由--老板确实给了她更多艰巨的任务--这与你没有丝毫关系。这事儿关乎她和领导,需要她自己去解决。

你的回应:在她开始滔滔不绝前中断她的抱怨。“你或许有你的观点,这或许就是现实情况。不然你和部门领导谈一谈,看看能不能解决问题呢?”

霸道者

成人世界的威慑远比你想象地多。2007年,职场霸凌与创伤机构基于对近8000名成年工作者进行的调查,发现职场中有37%的人曾经被威慑。成年人之间的威慑形式多样。通常情况下,霸道者利用自身的怒气和吓人的行为,让你做一些本不想做的事儿。

审视现实:不管你做了什么,或者没有做什么,你不应该被如此无礼对待,也不应被威慑恐吓。

你的回应:霸道者想要惹怒你,你不要让他看到自己的懦弱。不要恶言相向(他通常会越挫越勇),不要因为恐吓而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儿。“用一种沉着、冷静、坚定而中立的声音去回应,比大声说“不”要来得更有力。这传达了你所拥有的的克制和力量,”尤里博士如是说,“我不喜欢这样被威胁。还是等你冷静了再来找我吧。”或者你可以说:“我想我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想法,我不想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