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噩梦不再困扰你的方法
一位战士向心理医生反映,他夜晚睡眠多梦,还经常做恶梦,导致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了工作训练,因此对梦产生了一定的恐惧感,问该怎样办才好?
每个人夜晚都会做梦,梦对人们来说是常见、普遍的现象。心理学对梦的解释是:“梦是在睡眠状态下所发生的想象活动。”人在清醒时通过感官获取了客观环境中的大量材料,经过大脑的加工成为表象和经验,在睡眠状态下,这些经验和表象中的一部分重现出来,就成了梦。
梦是生命活动的延续,是人的机体新陈代谢的结果。科学研究表明,做梦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它与人们的生活、健康密切相关。梦来源于现实生活,但梦境中的内容却常显得杂乱无章或离奇古怪:人在白天中的一些经历夜晚会以梦的形式出现,这是我们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当人的睡眠环境受到一定刺激时,会促使人做梦,如房间温度太低,会梦到身处冰天雪地而无衣蔽寒;睡姿不当也会使人做梦,如喜欢蒙头睡或被子太厚,易做怪物压身的恶梦。
医学专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除去心理因素的原因,某些反复呈现的恶梦确实具有预兆疾病的作用。德国睡眠研究所的研究指出,如果一个人频繁做恶梦,可能预示着健康状况出现问题。梦见喉咙被人掐住可能是扁桃体发炎;梦到从高处坠落可能是心脏病先兆;儿童常做恶梦可能是肠胃系统出了问题,对老年人来说,则有可能是患上痴呆症等。如果你长时间做同一个梦,梦到身体的某个器官,如肝、牙齿疼痛,则有可能预示着这些部位确实有健康隐患。
做梦本身对身体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者做了一些阻断人做梦的实验:即当睡眠者一出现做梦的脑电波时,就立即唤醒他,不让其梦境继续,如此反复进行,结果发现对梦的剥夺会导致*一系列生理异常,如血压、脉搏和体温等均有增高的趋势,*的神经系统对内脏器官的控制与调节有所减弱,如此可见,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能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梦的剥夺还会引起人的不良心理反应,如出现烦躁不安、紧张易怒、感知幻觉、记忆障碍等。因此,梦是协调*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人的注意力、情绪和认识活动有较明显的作用。做梦还有助于脑功能的恢复和加强,并能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稳定人的精神状态。在机体24小时昼夜活动过程中,醒与梦交替出现,可以达到神经调节和精神活动的动态平衡。
所以,我们要科学地看待梦,消除对梦境的恐惧。如何防止做恶梦?战友们不妨试试以下办法: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少看易形成恶梦的影片或小说;睡觉前最好不要高强度运动或过度用脑;注意睡眠的姿势,最好采取右侧卧睡眠,枕头不要过高;预防疾病,以免病理性刺激引起梦境。
-
为什么感觉每天过得很快一般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疾病的发生,而且严重的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疾病,尤其是对于一些年
-
如何对付坏情绪呢在生活中不是无时无刻都能如意的,人们会为家庭生活、个人感情、工作不顺等,继而有发生各种消极情绪,并且使得自己心情感到尤为
-
爱挑毛病的人 肯定也是不够自信现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爱挑毛病的人,总是感觉别人出现一些缺点和错误,其实这些人也并不是那么自信的,所以在
-
压力大怎么办?七个小办法可以快速的解压现在的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而且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压力大,所以导致很多人出现一些紧张感,或者是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
-
五种常见的病态心理到底有哪些?可能很多人对于常见的病态心理并不是那么的了解,其实这个属于是这些心理问题而导致的,如果是没有很好的及时去发现和治疗,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