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损身心健康的孤独感
在孩童时代感觉受到孤立的人更容易肥胖
过去三十年内,有关孤独与疾病关系的研究不断涌现。人们开始意识到,孤独感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广泛而深远,几乎涉及全身各处的组织,且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有所体现。
美国马萨诸塞州弗莱明翰镇心脏研究开展时间长,后续跟踪完全,调查项目完备,恐怕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长期流行病学人群研究之一。1992年,一项基于这个人群的研究发表在《美国流行病学报》上。
这篇文章的作者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调查了弗莱明翰镇的七百多名女性的心理状况,其后又跟踪她们二十年,对她们的心脏疾病进行记录。
他们发现,那些在研究开始时声称自己感到非常孤独的女性,后来二十年间发生心肌梗塞或者死于冠心病的概率远远高于那些认为自己不孤独,或者只是略感孤独的人。
当研究者把一些相关因素,比如年龄、种族、经济状况、婚姻状况等条件加以考虑之后,孤独感依然与高发病率相伴而行。
这样的现象不但出现在心血管疾病多发的中老年人身上,甚至在年轻人群里也有体现。
在新西兰,一些研究者对一千多名新生儿持续调查,发现那些在孩童时代感觉受到孤立的孩子在年满26岁时更容易肥胖,或具有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脂等不良健康状况。研究者们认为孤独感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很可能对*带来相似的负面影响。
而这样的影响,到了垂老之年就格外引人注目。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进行了一项有关衰老的长期研究。
不出意料的是,那些社交活动较多,或者得到社交网里的人们支持较多的老人健康程度更好,死亡率也更低。而孤独感与健康、疾病的关系,并不仅仅限于与心血管相关的状况,许多研究指出,怀有孤独感的人认知衰退与记忆力下降的速度更快,也更容易患上老年痴呆。
有深度孤独感的人不容易睡好
孤独的感觉让人们对危险和压力格外敏感,体内的压力激素水平上升,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而过去几十年的研究已经证明,长久的孤独感和危机感对*健康的损害非常大。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孤独的滋味并不好受,而有些研究者却认为,就像疼痛的烧灼感让我们避免玩火,腹泻的记忆让我们远离腐败的食物一样,这种“不好受”的孤独感能提醒我们融入人群、呼朋唤友、寻找配偶伴侣,并与自己的亲人保持联系。这对人类的生存、发展、繁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许,短暂的孤独感就像适度锻炼一样对我们有益,但长期淹没在孤独感受中却如同长期从事繁重不堪的劳动,会让我们身体的许多系统“油尽灯枯”。
心理状况与疾病健康之间的关系屡屡被研究证实,但是孤独这种抽象而飘忽的感觉,究竟如何影响到我们的健康状况呢?
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的社会神经学家约翰·卡乔波教授基于大量的生物学与流行病学研究,提出“孤独模型”,试图对此加以解释。
约翰·卡乔波教授认为,人感到孤独从本质上来说等价于感到“不安全”。可以想象,当我们的远祖在丛林中生活时,环境里危机四伏,如果与同伴一起,凡事有照应,还可以稍稍放宽心怀;一旦落单,情况就格外危险,需要加倍打起精神、提高警惕,才能求生自保。
-
为什么感觉每天过得很快一般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疾病的发生,而且严重的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疾病,尤其是对于一些年
-
如何对付坏情绪呢在生活中不是无时无刻都能如意的,人们会为家庭生活、个人感情、工作不顺等,继而有发生各种消极情绪,并且使得自己心情感到尤为
-
爱挑毛病的人 肯定也是不够自信现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爱挑毛病的人,总是感觉别人出现一些缺点和错误,其实这些人也并不是那么自信的,所以在
-
压力大怎么办?七个小办法可以快速的解压现在的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而且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压力大,所以导致很多人出现一些紧张感,或者是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
-
五种常见的病态心理到底有哪些?可能很多人对于常见的病态心理并不是那么的了解,其实这个属于是这些心理问题而导致的,如果是没有很好的及时去发现和治疗,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