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言“抑郁症”
事实上,“抑郁症”与“抑郁心情”、“抑郁情绪”是有性质上不同。尤其是,大众心里的“抑郁症”通常与普通人群中的“神经衰弱”、“亚健康”状态等相提并论。
然而,让人困惑的是,在许多正规传媒的舆论报道中,甚至心理、医疗等专业网站都对上述相提并论的含义,予以肯定,以至扩大或渲染非属“抑郁症”的人群范围,以至让那些本来只有一点抑郁心情的人群,由于对“抑郁症”的蒙胧认识,而由一般的“抑郁心情”转变成了“抑郁情绪”;而具有一定“抑郁情绪”的人群,因对“抑郁症”的莫名担心,更雪上加霜,心中阴霾重重,从而加重了抑郁情结,最终导致有这类不正确心理状况的人群患上了真正的“抑郁症”。
从心理咨询的专业角度分析,“抑郁心情”往往够不上心理问题,而“抑郁情绪”也不过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但是,“抑郁症”的病态和病理范畴,在2005 年8月国家颁发的《心理咨询师职业大典》中已有规定,“抑郁症”人群并不属于规范的心理咨询对象,已成为重性精神病的范畴。两者的区别,也体现在治疗过程中是否施用药物的问题。
当然,“抑郁心情”、“抑郁情绪”和“抑郁症”三者之间有着既相对独立又密切关联的辩证统一。被确诊为 “抑郁症”的人群,必然有一个“抑郁心情”向“抑郁情绪”的发展深化的过程,尤其是“抑郁心情”和“抑郁情绪”在时间和空间的量变积郁,是完全可能向“抑郁症”转变的。
因此,有“抑郁心情”或“抑郁情绪”的人群,虽可以通过自我调适,化解心中的抑郁情绪,但是,其中有相当一部人群却应当及时去看“心理医生”,这是有效防止自己向“抑郁症”转变的有效手段。
相信随着心理咨询师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规范,人们对“抑郁心情”、“抑郁情绪”和“抑郁症”这些界限,一定会愈来愈有自己心中的尺度,从而更加科学地加以预防和治疗。
相关文章
-
为什么感觉每天过得很快一般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疾病的发生,而且严重的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疾病,尤其是对于一些年
-
如何对付坏情绪呢在生活中不是无时无刻都能如意的,人们会为家庭生活、个人感情、工作不顺等,继而有发生各种消极情绪,并且使得自己心情感到尤为
-
爱挑毛病的人 肯定也是不够自信现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爱挑毛病的人,总是感觉别人出现一些缺点和错误,其实这些人也并不是那么自信的,所以在
-
压力大怎么办?七个小办法可以快速的解压现在的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而且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压力大,所以导致很多人出现一些紧张感,或者是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
-
五种常见的病态心理到底有哪些?可能很多人对于常见的病态心理并不是那么的了解,其实这个属于是这些心理问题而导致的,如果是没有很好的及时去发现和治疗,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