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终结最亲密的伤害
《老婆不堪殴打 勒死醉酒丈夫》所报道的事件,是家庭暴力酿造的又一起悲剧。国家一级(高级)心理咨询师王志康表示,由于事件报道所提供的双方当事者的“心理素材”较少,因此对双方的心理背景及动因无法作精准分析,但由此引发的家庭暴力的问题非常值得探讨。
家庭暴力普遍存在,对男女老少的都有,但对妇女儿童的居多。有研究机构做了调查,其中对女性的占75%—95%。我国有1/3的夫妻之间存在家庭暴力问题。家庭暴力除了肢体伤害和性暴力,还包括精神暴力(如冷漠不理、谩骂侮辱、讽刺诽谤等)和一些经济控制方面的暴力(比如剥夺对方的经济使用权利)。
王志康分析说:“家庭暴力产生的具体诱因多种多样,但根本的原因是体现了一种控制的关系、权力的关系(达不到控制目的就使用暴力),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包括性别的不平等、家庭关系的不平等。除此以外,性格、心理因素也不可忽视。”
因此,在反家暴中,除了法律干预,心理干预也非常重要。为何需要心理方面的介入呢?王志康认为主要有如下原因:
其一,家庭暴力对家庭成员心灵造成的伤害和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必须对其提供心理的支持和帮助。
有的女性遭受家暴后,出现“受虐妇女综合征”,表现出一种特殊的行为模式:被动,顺从,无助,甚至处于心理瘫痪的状态。一些受虐者在身心折磨下,恐惧、抑郁、焦虑,有的出现语言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甚至自杀。另有一些受虐者由于不堪忍受,性格扭曲,情绪失控,杀害了施虐者。上例中的妻子,就属于此种情况,因为长期遭受家暴致心理扭曲,最终走上极端以暴制暴。
家暴对儿童心灵的伤害与人格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长期被家暴的儿童,敏感多疑,恐惧,抑郁。有的变得胆小、畏缩、说谎;有的则变得倔犟、蛮横、霸道。还有些儿童,自己并没有受虐,但从小在暴力的家庭中长大,将会对其人格的塑造、心灵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孩子渐渐地将父母的行为移植到自己的行为中,成为一个崇尚暴力者,认为这种方式就是解决家庭问题的最好方法。在其成年后,就会不自觉地用这种方式去处理家庭问题。
家庭暴力不仅给受虐者带来痛苦,对一部分施暴者来说,也是极其痛苦的。他们心理冲突极大,常常是忏悔过后又失控,失控过后又懊恼,循环往复,不能自拔。在威风的外表下,往往藏着一颗脆弱的心。
其二,家暴产生的背后,往往有着人格、心理上的原因,如仅仅处罚和安慰,不矫治其心理问题,无法达到治本的目的。
长期施暴者多有人格障碍:偏执狂、虐待狂、反社会人格障碍、冲动控制障碍等。除了人格因素,还有一些心理状态也可能引发家暴:一是自卑,因自卑而敏感、易怒,从而使用暴力;二是猜疑,疑心生暗鬼,导致心理变态;三是性心理障碍。
其实,施暴者往往也是能力欠缺者。他们缺乏自我肯定的能力、管理情绪的能力、处理批评的能力、调节冲突的能力。他们的自我认知出了问题,存在不合理的理念,这些影响了其行为模式。
那么,受虐者的心态又是怎样的呢?长期受虐者的心理是比较复杂的。一是爱面子。不少受虐者认为“家丑不可外扬”,这就使得施暴者变本加厉。二是依赖。有的女性经济上不独立,害怕失去经济靠山,只能对丈夫的暴力忍气吞声。三是轻信。许多受虐者对施暴者存有幻想,一次又一次地原谅对方,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施暴者。
-
为什么感觉每天过得很快一般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疾病的发生,而且严重的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疾病,尤其是对于一些年
-
如何对付坏情绪呢在生活中不是无时无刻都能如意的,人们会为家庭生活、个人感情、工作不顺等,继而有发生各种消极情绪,并且使得自己心情感到尤为
-
爱挑毛病的人 肯定也是不够自信现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爱挑毛病的人,总是感觉别人出现一些缺点和错误,其实这些人也并不是那么自信的,所以在
-
压力大怎么办?七个小办法可以快速的解压现在的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而且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压力大,所以导致很多人出现一些紧张感,或者是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
-
五种常见的病态心理到底有哪些?可能很多人对于常见的病态心理并不是那么的了解,其实这个属于是这些心理问题而导致的,如果是没有很好的及时去发现和治疗,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