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家长电话中痛哭濒临崩溃
高考近在眼前,“优等生”却坐立不安拒绝看书,焦虑母亲10分钟内拨打5次电话求助,情绪失控电话中痛哭濒临崩溃。昨晚,市二中学心理教师周宇做客本报接听高考热线。针对个别家长出现的极度焦虑情绪,周老师提醒,别把负面情绪传染给孩子。
家长电话中痛哭濒临崩溃
“你们能帮我找一位心理老师吗?我实在等不急了,现在就要!否则我会崩溃的。 ”昨天,本报高考心理热线还未开通前,就有一位听起来极度焦虑的母亲打来电话求助。据她描述,自己的孩子是市重点中学的学生,班级里担任班干部,一贯表现都很优异。但没想到,这几天,可能由于太过紧张,孩子出现了反常表现,坐立不安,拒绝看书复习,只能看电视。
这位母亲向本报求助,想找一位心理老师“救急”。就在记者试图帮她联系专家的过程中,这位焦虑母亲竟每隔2分钟就打来电话,短短10分钟内拨打了5次热线询问:“老师找到了没? ”以至于后来自己情绪失控,在电话中痛哭:“我该怎么办? ”……
针对于一些优等生家长出现的焦虑情绪,周宇老师建议说,这类家长不妨先出去走走,尽量使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在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前提下,尝试与孩子沟通,如果孩子是由于紧张看不进书,家长可帮助孩子平复情绪,告诉孩子先把考试完成,结果以后再说。或者建议孩子尝试调整复习方案,看看自己擅长的科目或有条理的复习资料等。 “还有,可以请熟悉的班主任老师与孩子交流,给予鼓励和支持。 ”
应慎用“心理安慰剂”
“其实,一些优等生更容易在考前出现焦虑情绪,一些轻微、适度的焦虑在面对重大考试前是很常见的,家长也不必过于紧张。 ”周老师说,如果孩子出现剧烈情绪爆发,则需要特别关注,可寻求熟悉孩子的专业人士帮助。
昨天,还有一位家长打进热线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了能让孩子在考场上超常发挥,她听说有一种“心理安慰药”很管用,就是让孩子上考场前服用一种能保证超常发挥的 “神药”。但实际上,这种药是由没有任何药效和毒副作用的物质制成,例如维生素片之类的,只不过刺激孩子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
“在心理学上,这种反应被称之为安慰剂效应。 ”周老师提醒家长,打算“兵走险招”的家长一定要慎用“心理安慰剂”,它只有在使用者相信其作用,或是针对特定性格的人群才会十分有效。若家长没有精湛的演技确保让孩子深信不疑的话,最好不要使用这种方式。因为它的风险很大,一旦被孩子发现破绽,很容易弄巧成拙,甚至起到反效果。
-
为什么感觉每天过得很快一般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疾病的发生,而且严重的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疾病,尤其是对于一些年
-
如何对付坏情绪呢在生活中不是无时无刻都能如意的,人们会为家庭生活、个人感情、工作不顺等,继而有发生各种消极情绪,并且使得自己心情感到尤为
-
爱挑毛病的人 肯定也是不够自信现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爱挑毛病的人,总是感觉别人出现一些缺点和错误,其实这些人也并不是那么自信的,所以在
-
压力大怎么办?七个小办法可以快速的解压现在的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而且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压力大,所以导致很多人出现一些紧张感,或者是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
-
五种常见的病态心理到底有哪些?可能很多人对于常见的病态心理并不是那么的了解,其实这个属于是这些心理问题而导致的,如果是没有很好的及时去发现和治疗,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