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恋”的英雄崇拜情结
“父女恋”,顾名思义,就是男方的年龄接近女方的父亲,形成辈差。“父女恋”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很久的历史,它就是畜妾制。但历史上的“父女恋”是封建社会与夫权专制的结果,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它被彻底推翻了。所以在现代社会中,“父女恋”及其婚姻总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就男性而言,“父女恋”的心理基础大多是对人生的缺憾感。人过中年,其智力、记忆力、语言能力等都会开始逐渐下降,使得个体的抑郁性、固执性、歇斯底里性等特征明显增强,这种心理上的落差极易使人产生“饱和心理”。对此,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以“停滞状态”加以描述。而此时一承不变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也很容易使人产生枯竭感。另一方面,人类本来向往不衰与长寿,随着年龄的老化,这种冲动会愈加强烈。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真正享受过爱情的男性而言,能够“抓住青春的尾巴”,潇洒走一回,便成了其内心的呐喊,形成对爱情与婚姻的“未完成情结”。他们在爱情中寻求的是当初男子气概和青春气息,并力图通过自我价值的实现来减少年龄老化所带来的绝望和孤独感。
就女性而言,“父女恋”的心理基础往往是“父爱饥渴”。这是恋父情结的延续,它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女孩小时候缺乏父爱,所以在潜意识里不断驱动自己靠近年长的男性,以补偿当初的缺憾,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由于女孩小时候得到过多的父爱,所以从小崇尚父亲,对父亲深情专注,无法完成与父亲的心理分离。由此,他们会按照父亲的标准去寻找丈夫,使其成为父亲的替代。她们在爱情中寻求的是安全感、依赖感及物质需求的高度满足。
总之,男人要把“父女恋”进行到底是因为他们要抓住青春的尾巴,而女人要把“父女恋”进行到底是因为她们要继续做女儿。由此,男人会放大女人的青春而缩小其幼稚,而女人会放大男人的成熟而缩小其世故。
1913年8月29日,刚从美国大学毕业的宋庆龄 抵达日本横滨,第二天就在父亲和姐姐的陪同下去拜访孙中山 。宋庆龄见到孙中山,极为兴奋,并协同姐姐一道帮助孙中山处理英文信件。1914年9月宋蔼龄去上海与孔祥熙完婚,宋庆龄全面接替姐姐,做了孙中山的专职秘书。
孙中山与宋庆龄朝夕相处,日久生情,但两人相差27岁,且孙中山当时已有妻室和三个子女。但宋庆龄心意甚决,却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并被软禁在家中,一个夜晚,宋庆龄在女佣的帮助下,爬窗逃走,来到日本。10月24日,49岁的孙中山与22岁的宋庆龄在少数友人的见证下,共结连理。是什么力量使两个人义无反顾地走在一起?
对孙中山而言,他首先得到了巨大的精神满足。当时孙中山的处境十分不妙,先是被篡权者袁世凯宣布为大逆不道之人,后又被外国政府所抛弃。在这种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宋庆龄来到他身边,心甘情愿地“做个冒险的追随者”。这给了孙中山极大的慰藉。
宋庆龄曾写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情》的文章,它使得孙中山激动不已,对宋庆龄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他们的结合不仅是为了爱情,更是为了共同的革命信念。
此外,孙中山得到了工作上的巨大支持。宋庆龄从美国韦斯理女校毕业,学历甚高,见识甚广,他们俩的结合真正实现了夫唱妇随。这是孙中山多年梦想的实现。而在此之前,孙中山的婚姻是包办婚姻,不能与妻子交心,事业也难以得到妻子的理解,所以一直孤身在外奋斗,内心孤寂无比。
-
为什么感觉每天过得很快一般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疾病的发生,而且严重的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疾病,尤其是对于一些年
-
如何对付坏情绪呢在生活中不是无时无刻都能如意的,人们会为家庭生活、个人感情、工作不顺等,继而有发生各种消极情绪,并且使得自己心情感到尤为
-
爱挑毛病的人 肯定也是不够自信现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爱挑毛病的人,总是感觉别人出现一些缺点和错误,其实这些人也并不是那么自信的,所以在
-
压力大怎么办?七个小办法可以快速的解压现在的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而且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压力大,所以导致很多人出现一些紧张感,或者是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
-
五种常见的病态心理到底有哪些?可能很多人对于常见的病态心理并不是那么的了解,其实这个属于是这些心理问题而导致的,如果是没有很好的及时去发现和治疗,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