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生活 > 生活心理

奖惩心理学

奖惩心理学

有效的管理在于寻找恰当的奖惩方法,让奖惩活动的实施更符合人性、更符合员工深层的心理发展规律,实现从员工内心强化其积极意愿这一目的。

有很多情况表明我们的管理活动经常面临失败的结局,例如下面这样一些尴尬的情况:奖励加班员工后,主动加班的员工越来越多,但产品开发速度却没见加快;当你试图组织一次郊游以便让大家放松的时候,很多人请假不来;当你以某一位表现优异的员工作为奖励对象时,发现其他员工不是以他为榜样,反而是疏远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当你惩罚一名员工时,不仅无法让他遵循规矩行事,反而激起了他的反抗和对立情绪……所有这些问题都在制造着困惑,也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对员工的行为感到失望。

但是,正如张瑞敏所言:“兵随将传,无不可用之人。”真正的问题仍然出在我们的管理者身上。

本书是一部管理心理学实用指导工具书,其核心立意是:借助于科学奖惩的心理和行为强化作用,达到激发积极的心态,建立有序的团队工作规则,从而增强团队的战斗力及工作效能。

管理成效在于人心,而人心经营要懂得人性。管理从根本上来说是引导人朝积极有效的方向去努力。从企业管理者的职能来看,一个管理者有两件事情要做:其一是经营,包括企业战略或者业务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的确定、资源规划等,这些是企业高层领导人的核心任务,中基层管理者也可能部分涉及这些方面,只不过是范围不同而已。其二是管理——对人的管理,让所有人都围绕在组织的目标下协同努力。把这两者区分开来就是这样一句话:“经营是操持企业的事务,而管理的核心则是管人。”既然管理工作是管人,那么管理者就必须懂得人,懂得人心或积极或消极的心理特征,同时也要懂得之所以产生积极或消极心理的原因,并掌握引导的方法——这个引导方法在管理实践中就是奖惩,包括精神上的或者物质上的。

用科学的心理学方法,提升奖惩的积极作用。在心理学上,奖惩是一个很宽泛的词汇,意指能够在对方心理上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的任何外在强加措施。管理中能够让员工感到不舒服的任何举措都是惩罚,能够让员工感到舒服的任何举措都是奖励。奖或惩在当事员工自己的心理上甚至在团队中其他人的心理上,都会产生持续的正强化或负强化作用。因此,管理中的奖惩无小事。

在这本书中,我们总结归纳了管理心理学研究中30条有关奖惩强化的重要理论,并深入阐释了不同奖惩活动的实施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后果,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这些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本书重点介绍了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有效奖惩的方法,通俗易懂、简单可行。我们的目的在于提醒所有的管理者:奖惩的有效性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因势利导地利用员工个人或团队的心理状态,脱离了对心理把握的奖惩活动很可能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激化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