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的4种坏行为会影响宝宝的心理

爸爸妈妈的4种坏行为会影响宝宝的心理

我们都知道,孩子在上学前,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如果一个家庭的整体氛围是温和友善的,孩子的性格一定也是谦虚懂得礼让的,反之如果一个家庭成天吵架打架风波不断,孩子的性情一定是自闭要么偏激的,易怒充满恐惧。长此以往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极其不利。

1、吵架动粗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做任何避让的吵架动粗,或者家长与他人吵架动粗,都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心理和恐惧感。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会让孩子精神高度不安,心理会滋生不安全的感觉。

2、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者经常表露颓废的情绪,会使孩子过早接触到社会或生活方面的压力,会让孩子心理产生不安全感,对生活怀疑或颓废的生活态度可能会因此伴随孩子的成长,会让孩子身心过早受到不该承受的压力。

3、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

以为孩子年幼不懂事,他们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事实上,这不仅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处世方式,更是一种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不良教育方式。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对于家长日常正规教育产生怀疑,也会让孩子因此也学会这种不良的处世方式,会扭曲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

4、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一些家长朋友性格比较极端,对于事物的看法也比较偏激,往往会在孩子无所避讳地发表过激的语言。心理专家认为,家长过激的言语和情绪会让孩子的心理也往偏激的方向转化,会让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吵架动粗、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等等这些行为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来,因为孩子实际上是父母行为的一面镜子,你的一言一行对幼小的他们实在影响力太大了。所以不要总是拿自家孩子跟别人家的比,在你说出那些”谁谁谁家孩子“之前,麻烦自我反思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