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年代》 看孩子如何拯救整个世界
最近各大影院刚刚热映完的电影《摩登时代》收获了不少的好评。它讲了一个行走江湖的骗子和一个8岁小女孩之间发生的童话一样的故事。这个小女孩就像天使一样,改变了这个江湖骗子的一生。
出品于1936年的《摩登时代》与出品于2013年的《摩登年代》片名只有一字之差,内容自然也有值得对比之处。两部电影同时都将目光对准了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摩登时代》中的查理在机械化越来越严重的生产流水线上完全失去了自我,工作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内容。和查理一样,《摩登年代》中的欧大卫也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曾经混迹于魔术行业,最终因业务不精而靠行骗来维持生活。孩子的能力肯定有限,但是孩子是怎么来拯救整个世界的呢?
当他们在各自的生活中跌入低谷时却都遇到了自己的“天使”。查理遇到了一位流浪女,他们的生活虽然贫穷,却也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温暖。欧大卫遇到8岁的女孩儿丢丢之后,他内心的“男人”被彻底唤醒,他开始寻找作为人父的责任与义务。
两部相隔近80年的电影,就这样被近乎相同的主题拉到了一起。认真对比两部电影之后不难发现,虽然看似有许多不同,但《摩登年代》的确是向《摩登时代》致敬的电影。
两部电影的主人公虽然隔着时空,但我们能够发现其共同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他们心存善良,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寻找着自由、勇敢、善良的自己。对于查理而言,逃出机械化,活出自己是目标。
对于欧大卫而言,走出谎言和欺骗,寻找曾经的自己,并加以超越是他的目标。两位男人的努力,多多少少都让我们看到了一线希望。或许,这就是两部喜剧在让我们流泪之后还能让我们心存温暖的理由。
同样是以魔术师为主角的电影,在尔冬升的《大魔术师》里,拯救魔术师张贤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在《摩登年代》里,打败成人世界虚伪的是孩子的天真。世界变幻莫测,我们很容易跌入生活的低谷,失意之时骗他人,也骗自己。
而孩子总能以他天真的一面,撕碎所有的虚伪,在被需要与需要之间让我们找回自己的新位置。在一个天真的孩子面前,每一个大人都有一改曾经的“屌丝”,成为一名英雄的机会。
而《摩登年代》的故事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模式讲述的。在整部电影中,孩子不仅仅是喜剧来源,也让这部电影的主题变得严肃起来。在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中,孩子是弱者,同时也是最有可能给成人世界洗牌,改变其游戏规则的对象。被孩子救赎之后的成人世界,多了几分天真与浪漫,少了几分现实与欲望。
《摩登年代》中的丢丢不仅是在救赎自己,更救赎了她周围的所有人。她让怯懦的人变得勇敢,她让冰冷的人变得热心。孩子能够给予这个世界的,都是在现实中难得的贵重礼物。大人们如若能够接受,他们之间的游戏规则也会慢慢被改变。
《摩登年代》是一部喜剧电影,但人们依然能从中看出些许悲情色彩。那些为了生活而挣扎的小人物,可怜更可敬。他们在魔术般无法感知下一秒的世界里努力地活着。他们挫折连连,却没有忘记做人的底线,没有放弃善良、担当和阳光。因此,在夸张的表演背后是小人物们内心的不安与自卑。
纵然真有那么一位无比伟大的魔术师,他依然苦于无法在瞬间内改变他周围的世界和人们的命运。或许,所有的时间进行时都是一场被事先策划好的魔术,每一个人都会被突然拉去表演“水中逃生术”,无论你是否有真本事,都有被锁在水箱内,无法呼吸的可能。
-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特别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现问题,那么这种情况也是非常危险的,尤
-
字迹看穿一个人的性格字迹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样的,从我们不一样的字迹上可以很好的看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来,那么什么样的字迹代表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跟别人打招呼,但是我们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个让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随着现在时代的慢慢进步,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的,而且平时就是因为生活压力大而导致的,所以现在我们大家就应该了解
-
产后抑郁症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妈妈在,生完宝宝以后肯定会出现一些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这个就是因为当时没有很好的一种情绪,所以才导致的,其实产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