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怎样适度把握考试紧张情绪

教你怎样适度把握考试紧张情绪

教你怎样适度把握考试紧张情绪

高考即将来临,很多考生出现了焦虑烦躁的情绪。其实,紧张是在所难免的,适当的紧张也是有助于考试的。但是应该怎样把握那个度呢。

一、考前复习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学习停止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心理学称为“高原现象”。这是由于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造成的。

1、培养思维方法,避免机械重复,系统把握每科的知识点很重要。对每科知识内容在大脑逐一扫描,尽可能细化各项考查要求,挑选你做过的代表性的试卷,居高临下审视其中的得失,每天做几道符合自己实际的热身题,避免回生,客观性试题要限时训练,主观性试题重在思路分析,保持答题熟练程度,了解考试评分标准。

2、注意调节情绪。焦虑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真正使焦虑致持的原因,不是原发焦虑本身,而是对焦虑的认知歪曲。面对苦口婆心的家长、循循善诱的老师、朝夕相处的同学,坦诚地与之交流沟通,求同存异,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复习应考。按老师要求完成学习计划,不主张我行我素,与老师对立。做到了行动上的“不急”,心理才能“不躁”。同时,同学之间不要遇事斤斤计较,免得影响学习心境。

3、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放松点儿,我能应付得了。”

“这没什么,就是有点儿焦虑,焦虑总会过去的。”

“失眠是不想睡,等困了就睡着了。”

“相信我一定能做出,如果我不会别人也不会。”

“我做得很好。好,接着做,就这样。”

“这几天胃口好,身体一定不会有问题”……

“我刚才情绪控制得挺好,我比以前进步了许多。”

通过暗示,减轻心理压力,消除紧张的情绪,达到鼓舞斗志的目的。

4、给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以努力后能达到为标准,不要给自己下达“硬性指标”。不要打疲劳战术,保持睡眠充足。

5、多吃水果蔬菜,不要以饮料代替水,不要喝咖啡,因为咖啡因的作用会使人产生尿频,影响考生的临场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