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的矛盾怎样化解

跟孩子的矛盾怎样化解

有时候如果孩子坚持,最好不要勉强他,因为他可能恰好不需要这样做。比如说,孩子坚持不去尿尿,也可能因为他确实没有尿意。父母不妨先随他去,过一会几再问问他,也许他还会自己去尿尿呢。在一些有关生理需求的问题上,尊重孩子的决定可能会更好些,因为他毕竟最能体会自己的需要。当然。孩子肯定会有“讳疾忌医”的时候,父母不必为此大动肝火,觉得孩子在故意捣乱.这不过是因为他还不能确切地体会到或表达出自己的要求,此时正需要耐心地教给他,经过一段时间,他就会大有进步。

还有很多事是不能随孩子意愿的,比如说玩危险的东西,到危险的地方去,做一些不合适或伤害别人的事等等。这就要根据具体情况想办法制止了。

对危险的事,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知道它的害处,以便自己远离危险。但有些事是不好让孩子"尝尝厉害"的。比如点点要玩床头的小灯,如果让她去体会被电打的滋味那就太危险了。这时点点的妈妈就用身体挡住孩子的去路,并跟孩子做起"拦网-扣球"的游戏--举起双手拦住孩子,然后用手轻拍孩子的头。这一招往往很奏效,点点会以为妈妈在跟她做游戏,因而乐呵呵地忘掉床头的小灯。还有他转移孩子注意力的办法,年轻的父母稍动脑子就会想出很多花样来。

总有父母必须与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比如,孩子拿笔往别人眼睛里捅,抢别人的玩具,等等。这时候冲突就是必要的,它将使孩子明白,有些事决不允许做。这是孩子学习日常规范的一条途径。但如果冲突经常发生,就会使孩子对父母的约束和限制产生反抗情绪,从而使管教难以奏效。只有偶尔的冲突才会使他印象深刻,知道有些事他是不能做的。因此,平时要尽量减少与孩子冲突的机会,把冲突用到关键处,要“有所为”,就要“有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