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学习意志

培养孩子的学习意志

1、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学习意志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就是每个中小学生要善于自觉地调节,控制自己的学习活动,使它服从于一定的学习目的,而不只靠外力的推动。具备了这种学习意志品质的学生,他不用等待别人的暗示,提示,也不屈从于周围的压力。在全部的活动中,会以科学的信念和追求的目标出发,规定自己的举止和言行。他会充分相信自己所作决定的正确性,在学习的征途上克服各种困难,勇往直前。

2、学习的坚持性。

学习的坚持性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内,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困难,坚决完成学习任务的品质。学习的坚持性包恬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充沛的精力和坚韧毅力。许多同学并不常常具有这两种品质。有的同学在学习开始时可以精力充沛地干着一件事,可是很快就疲倦了。他只有短时间困难的突击能力,缺乏毅力,不能顽强持久地攻克学习难关。有坚强学习意识的人才能顽强地,持久地克服一切障碍,为达到既定目的而坚持不懈。

3、学习的自控力。

学习的自控力是指在学习生活中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科学地组织学习。不允许不经过深思熟虑而发生一时的冲动,干扰自己学习计划的执行,更不允许白白地浪费时间,破坏自已学习时间的规定。要通过教师的点拨努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把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加强学习上的自控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时期,而他们的学习不论在自觉性、果断性,还是坚韧性和自制力方面都是比较差的。作为一个教师,应如何去针对学生的这些实际去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呢。

1、经常坚持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

我们所说的意志,是一种与崇高目的相联系的意志。目的越高尚,意志行为便越自觉和坚决,也就是说,只有“最高品质”的定势才能引起意志的最大努力。所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首先必须以崇高的目的去激起学生完成任务的强烈愿望。比如在学习上,要向学生讲明提高成绩的远景,使他们在认识上把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的意义、人生的目标,国家的未来结合起来。同时,又要注意远近结合,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定期对学生提出在一段时间内应达到的要求。

2、结合具体形象教育学生,以情感强化意志。

情感受意志的支配,但是返过来情感又能强化意志。少年儿童的情感主要是和具体形象相联系的,他们最容易被英雄人物的高贵品质和英雄事迹所激励和鼓舞。因此,利用作为他们的榜样人物的道德品质的实际范例来教育他们,很容易激起他们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爱慕,从而学习英雄,克服缺点。因此,能形象生动地给学生讲保尔、张海迪等英雄人物如何克服困难,达到目的,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是在有好处的。如果能结合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对学生进行教育,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3、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直接的意志锻炼。

学校的任何活动,诸如劳动、学习、科技、文体活动等都需要一个人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表现出坚毅、顽强和果断的精神。因此,为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必须把学生组织到课堂外的其它有益的实践活动中去。在组织实践活动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努力完成好那些对他们来说兴趣不大的、平凡的、情绪上带来不愉快的或困难的活动,这样更能使学生的意志力得到锻炼。当然,为了增强他们锻炼意志力的信心和决心,在活动中,教师必须辅之以必要的赞扬、勉励、提出榜样和介绍锻炼意志的方法,有时还可用限制、批评、惩罚的方法来阻止他们违反纪律的行为,但应以赞扬、勉励为主。此外,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的难度也要适中,太难或太易的要求都是不利培养学生的意志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