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要从小就培养

人际关系要从小就培养

1. 具有自信心:拥有好的人际关系,容易受到同侪的肯定与支持,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进而实现自我价值。

2. 喜欢尝试新的事物:有自信心的孩子,相信自己有处理事务的能力,对于新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愿意主动尝试新的事物,相对地,学习动机也较强。

3. 具有互惠的同理心:能够本着相互交换的互惠原则,提供彼此能够接受的好处,如“你借我玩具,我就分你糖吃”,会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不会一味的只想要抢夺或强占。

4. 左右逢源,处事顺遂:与人相处时不会斤斤计较,乐于帮助别人,使别人也乐于帮助自己,容易形成群聚的力量。因此,做起事来能够左右逢源,易于完成,也容易有成就感。

5. 拥有健康的身心、能肯定自我:有好的人际互动,容易受到同侪的认同,自然能拥有健康的身心,并能肯定自我。黄倩仪说,在虚拟的世界中才能找到依靠的孩子,通常有人际关系不良的问题,必须将自己埋入虚拟的世界中,透过编造与想象,才能而获得肯定,久而久之,更容易造成人际疏离。

建立良好的依附关系

0-1岁阶段,人际关系主要的对象为家庭(照顾者)的成员,此时的人际发展,主要为情感依附及与家人的互动。

社交能力发展状况

许多人都会有疑问,刚出生的婴儿如何有人际关系的发展?黄倩仪表示,据研究显示,1个月的新生儿对同年龄的婴儿即有相对的吸引力;6个月的婴儿会对其他幼儿的声音及逗弄产生响应,如注视或舞动手脚等反应;1岁幼儿对于其它幼童的反应就更明显,常常会主动发出声音或希望以手触摸对方。因此,从0岁开始,孩子已经有人际互动的概念,此时期应给予孩子正向的互动模式,有助于孩子未来的人际发展。

方法1

建立稳定的情感依附关系:此时,婴儿需要有稳定的情感依附,才能建立其对人的信任与安全感,未来与同侪相处时才容易放心与人互动,不会因不安全感而担心害怕,裹足不前。因此,黄倩仪说,维持照顾者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是妈咪自己带孩子,建议不要经常更换保母,否则易使孩子产生不安全感、占有欲等不良的情形。

方法2

对待孩子的态度要温和、一致:长期处于不稳定的情绪氛围下的孩子,容易造成不安定的感觉,父母应以温和的态度对孩子。

方法3

用心观察孩子的需求,适时满足:应用心观察孩子的需求,并能实时响应,才能让孩子有信赖感,未来较能敞开心胸与人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