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好奇心怎样应对
1~2岁
1~2岁的宝宝语言表达能力及动作行为能力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生活常识的积累,他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越加强烈。宝宝开始主动尝试探究事物的因果关系,并通过这种探索活动获得更多的生活常识,在这个基础上,他的好奇心得到更好的发展,他好奇的内容与层次也都相应地发生改变,宝宝显得更加“成熟”了。
2~3岁
2~3岁宝宝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生活经验使宝宝对事物的认识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阶段。宝宝对事物因果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他开始尝试采取各种方式验证自己关于周围事物的认识,并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这个时期的宝宝在爸妈的眼里开始变得叛逆,他们常常做一些让爸妈头痛的事情。如果爸妈能够利用宝宝天性好奇的特点,就能引导宝宝进入一个全新的探索世界的境界,让好奇心成为拓展思维,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好习惯。
3岁以上
宝宝总喜欢这里摸摸,那里碰碰,甚至会采取一些比较过激的行为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比如砸坏新买的玩具、拔出长得好好的花草、捞起鱼缸里的金鱼等等……这一切其实都是宝宝想要满足他的好奇心,从实践中体验并积累经验的方式。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损坏一些物品基本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相比较而言,给宝宝积累经验的机会,远比斥责他们、打击他们的好奇心有价值得多。在安全的情况下,爸妈要允许宝宝自己动手操作,不要事事包办或者宝宝一遇到问题就去帮助。
对待宝宝好奇心的策略
1.尽可能满足宝宝的好奇心
当宝宝对事物发生兴趣时,一定要尽可能满足宝宝的好奇心。比如宝宝对电视遥控器或者其他事物发生了兴趣,与其担心宝宝毁坏物件,不如教给宝宝使用方法,满足宝宝想要自己操作的好奇心。这样既满足了宝宝的好奇心,也给了宝宝锻炼的机会,有助于宝宝更好地积累生活经验。
2.不要以成人的思维约束宝宝
由于宝宝的认知有限,又具有好奇的天性,因此他常常会问很多奇怪的问题:“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三四岁的宝宝则总在问“为什么”。当他对某项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坚持不懈地打破沙锅问到底。面对宝宝的好奇心,最好的方式是,爸妈可以利用宝宝的好奇心,采取一些方法来帮助宝宝找到他们需要的答案,促使宝宝继续思考。
-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特别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现问题,那么这种情况也是非常危险的,尤
-
字迹看穿一个人的性格字迹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样的,从我们不一样的字迹上可以很好的看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来,那么什么样的字迹代表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跟别人打招呼,但是我们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个让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随着现在时代的慢慢进步,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的,而且平时就是因为生活压力大而导致的,所以现在我们大家就应该了解
-
产后抑郁症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妈妈在,生完宝宝以后肯定会出现一些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这个就是因为当时没有很好的一种情绪,所以才导致的,其实产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