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失衡社会心态化解社会心理危机
炫富装穷、忽悠炒作、喧嚣浮躁、迷茫失落、暴戾冷漠、拜金主义……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心态失衡之势,已成为各级管理者面临的一道重大考题。从“社会心态”首次写入“十二五”规划,到决策层多次研讨心态问题,在刚性法度之外,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提升民族素质等“软治理”理念,正成为中国着手破解社会心态之困的切入点。
8种不良社会心态引关注
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案件、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大学生药家鑫驾车将骑电动车的张妙撞倒,药家鑫下车查看时,发现张妙正在记车牌号,随即向张妙连刺8刀后逃逸。有分析认为,在父母无意间为药家鑫“制造”的负面情绪下,他在极端紧张和恐惧中表现出的心理性软暴力正是积蓄已久的被压抑情绪的极端释放。
有关专家认为,当前在一些地方发生的极端事件尽管只是个别案例,却不同程度折射出目前存在的社会心理问题。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曾撰文分析称,在当下中国,有8种不良的社会心态值得关注、研究、引导、化解。这8种心态是:浮躁、喧嚣、忽悠、炒作、炫富、装穷、暴戾、冷漠。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社会心态问题早已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早在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提出,要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而“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的提法,更是写入了“十二五”规划纲要,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院长马凯曾指出,当前竞争压力加大,个人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社会管理中一项亟待关注的新问题。在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制度体系时,作为加强源头治理体系建设,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
抚平焦躁心态基层有作为
如何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来抚平焦躁的心态?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于竞进说,社会应共同构筑社会心理支持和心理卫生服务网络。心理服务专业机构是网络建设的中坚支柱,学校、单位、社区、医院是承载网络的主要场所。
10月18日,河南省郑州市第一家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在长安区长丰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10名心理咨询师轮流坐诊并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为该区政法干警、社区群众等心理负担过重人员“减负”。
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8年创建了心理咨询科,通过心理咨询、低阻抗意念导入法等医学手段,帮助患者打开心结。目前,该中心已经构建起了心理咨询、心理促进、心理课堂“三级立体式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体系”。
为了构建更加全面、立体的心理卫生服务网络体系,除了建设专业机构外,目前我国还有一批社会工作者以及志愿者活跃在社区、单位,并开始逐步向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心理辅导等领域扩展。
上海市采取专人与招募志愿者相结合的办法,形成了一支以心理咨询专家为指导、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干部为骨干、心理服务志愿者为主体的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在全市各学校、社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初步形成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网络。
马凯认为,在大力开展个人心理调节疏导工作的同时,还需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
针对中小学生特点,浙江省宁波市启动了心理健康促进工程。据了解,该项目的工作重点是在试点学校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和设立心理辅导室或咨询室,2011年的工作重点是建立心理预警及干预机制。目前,宁波市已初步建立了三级心理预警及干预机制。
特殊人群心理更需要服务
在重视普通人心理健康的同时,心理上有特殊需要的人群更是成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重点关注的对象。
一段时间以来,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一度被认为是社会公共安全的“不定时炸弹”,其管理工作也一直是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
记者了解到,为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服务与管理,我国自2004年12月开始,启动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据介绍,这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的另一名称是“医院社区一体化”模式,这一模式覆盖了全国160个市(州)的674个区县,实际覆盖人口3.3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常务副主任马弘告诉记者,针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确立的“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已经在实践中得到考验和证明。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卫生服务模式既能满足患者连续治疗的需求,也有利于保证社会平安稳定。
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对重症精神病患者防患于未然也同样重要。
2011年7月26日上午,天津市首次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全面启动。通过调查工作,可以准确统计天津市各种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主要精神障碍的治疗率、精神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精神卫生服务的全面性和质量等重要数据。
设立心理咨询室是个进步
据了解,社会专业服务机构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社会专业服务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动辄数百元一次的高收费,加上专业心理救助机构的良莠不齐,令不少人对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望而却步。
对此,多位专家建议,应严格心理咨询机构的准入标准,建立免费的心理急救热线,同时让心理健康讲座进社区。
采访中,多位专家向记者表示,在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时,公众心理健康教育先天不足,是更根本的问题。
“社会心理的管理,首先是知识的普及。”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心理研究所所长马皑说,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出发,普及知识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社会管理者本身的行为健康和心理健康,这是最核心的问题;第三就是预防,设立专门机构,比如在小学设立心理老师、在大学设立心理咨询室。这方面各地已经在做了,这是一个进步。
-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特别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现问题,那么这种情况也是非常危险的,尤
-
字迹看穿一个人的性格字迹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样的,从我们不一样的字迹上可以很好的看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来,那么什么样的字迹代表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跟别人打招呼,但是我们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个让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随着现在时代的慢慢进步,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的,而且平时就是因为生活压力大而导致的,所以现在我们大家就应该了解
-
产后抑郁症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妈妈在,生完宝宝以后肯定会出现一些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这个就是因为当时没有很好的一种情绪,所以才导致的,其实产后抑郁